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喵玉殿官方微博

 找回密码
 少女注册中
搜索
查看: 3885|回复: 8

朝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9 19: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udumbara 于 2016-4-9 12:49 编辑

懂我的人在得知我要来欧洲时,大概都明白我最实际的理由。

我不是个偶像崇拜的人,我不会说谁谁世界第一——当然为了行文需要开玩笑是必须的——我不会将一次重大事件归功于某人的一己之力,我不会像收集圣物一样让身边充满某人的元素,我也不会把自己喜欢的人物列出来做个排名。
但这不是说,我没有偶像,我没有神。我可能比大多数崇拜偶像的人更坚信绝对意志的存在,尽管并不觉得那玩意真的有一个实在的意志。总之,在我的世界,神是存在的,真理是存在的——尽管都不是你们说的那几只——而最接近这个神所的人类的城,在维也纳。
在维也纳,但不是维也纳。作为一个欧洲国家的首都,它只是,承载着天籁的碎片的舟,这个城市有它的独特,那是作为城市的独特,而我此行的全部,除了城市的独特之外,是我本心的补全。欧洲别的哪都好说,留我一人去维也纳吧。
对以上不明所以段的总结:我这写的不是通用游记,想作为旅游参考的还是算了,我是来朝圣的。
虽然就结果来说,这种状态只维持了一天而已。维也纳单纯作为城市,也是很好玩的啊。特别是,从全球最高消费城市之一逃出后,我一直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在走前花光兑换的欧元……
顺便一说1 cent这种东西还在流通简直反人类啊,一辈子花不出去,小费都不好意思给。

第一天,中午落地,惊讶地发现中央公墓和St marx就在机场去市中心的沿途,果断中途下车,完成此行最主要、唯一主要、不完成就回不去的主线任务:拜神。
本来我的理想计划是这样的:到公墓,看地图,走一走迷迷路,找到,拜一下,走。
不要吐槽迷路这个。
然而我踏入墓园的那一刻我意识到,我还是太年轻。
中央公墓,是至今仍在使用的墓园,它虽然算是一个旅游景区,但它也是维也纳人民日常生活的设施之一,谁会给你标出那些耀眼的名字都在哪里啊。墓园只是用数字分组而已,没有特定排序,没有名人指引,这就是普普通通的凡人永眠之地而已。
我在墓园中缓步着,突然就觉得眼睛进了沙子。
那只是我的神,然而他们在这里,并不比身边的墓碑高贵。中央公墓想必也是寸土寸金,所以家族墓居多,这每一个墓碑下面,都埋藏着一个宇宙一般,那是一个、两个、一代、两代,对立碑的人来说,值得记忆,值得缅怀的完整故事。
我决定不看地图,单凭自己徒步寻找,我心目中的那些名字。

它们中有些崭新,有些破败,似乎从死人的面容中都能读出活人的现世。这些名字的后人们,是怎样的心境呢?他们献上怎样的花,点上怎样的烛,是否已无瑕顾及亲人的面庞?

公墓的历史已足够之长,以至于历史的载体本身已经能承载另一段历史。

几乎所有立于1930以前的墓碑,都带着如此残破的痕迹,它们本是为了纪念逝于此前的人,却无意间记录了生于此后的事。1945年的这里,是怎样的惨烈呢。
顺便一说,事后查证,我到的这一天,竟正好是维也纳战役打响71周年。


在满是死亡的地方你也能读出时代,我就很想知道那个二维码能扫出啥。

终于,这个墓中在我list上被找到的第一人,竟是我最不会听的勋伯格。


之后,官方终于给出了一个明确的指向,我对于公墓的如此分类几乎欣喜若狂,因为如果它们真的杂乱无章的话,今天我都没法去住处check in了。这个路牌所指之处,极大量施特劳斯发生。
啊,然后终于见到你。

我甚至没在贝多芬墓前拍照,实在没什么必要,我感觉这位爷生在现在应该也是不喜欢合影的类型。早先思索许久应该如何表示呢,苦笑,作为金属党除了我的pick还有什么可以献给你啊。
第二天是勃拉姆斯祭日,于是也放上一片吧。
这么看来我随身带一堆拨片也真是好习惯了。否则这个没有卖花姑娘小石头也被人捡完的地方我拿什么叩你的门啊,总不能舔吧?
这个已经见惯的构图,显然是有意设计的。顺便一说,这个莫扎特墓只是个碑,他真正的墓在St Marx,便是我的下一站。


相对于中央公墓,St Marx就是个相当小的地方了,相应地,这么小的地方找到一位巨人是非常容易的。



当然,我还是走完了整个公墓,因为没人知道莫扎特实际上葬在哪,这个碑也只是估计的最可能位置而已。与别的名家不同,这位开辟现代音乐产业模式的先驱在死时甚至买不起私人的墓地,而只好被草草埋入合葬坑中。我本来非常欣赏不来莫扎特的作品,那种过于古典过于维也纳的模式与雕琢,甚至说过莫扎特唯一能听的也就KV626这种话。哈,听得太少啊。他要是生在60s,应该会组个团叫led zeppelin 或者 deep purple,然后让之后十几代年轻人听着他的歌长大,正如他于他的时代一样。
事实上,我在维也纳的4天,听得最多的古典作品,除了肖斯塔科维奇爵士组曲,就是KV412了。这首不太重要的圆号协奏曲我第一次见到是在don't shoot the pianist网站上,一副漫画关于两位朋友如何相互哼唱这首协奏曲的第一主题。我去搜了,听了,哭了。第一主题是如此简单明了,干净利落,整个第一乐章的奏鸣曲式也是教科书一般标准,光是想象着21世纪这个地球上还会有两人相互哼唱着这样一段四乐句的旋律, 便仿佛见到了人生的救赎一般。
音乐是光,那是你们教义中上帝最先要求的存在。

要说主要任务本来是只有拜神一个的,但走前一周手了个贱,去了趟VPO官网,发现我在的那几天tm有场例行音乐会在金色大厅,指挥佩特连科,这哥们是要接过拉特爵士的指挥棒掌管BPO的,曲目门德尔松苏格兰,马勒大地之歌……
告诉我一个不去的理由!
马勒戈壁没有票啊!
VPO的票哪是你想买就能买的啊!
马勒戈壁观众退票第二天放出啊!
我特么第二天起个大早抢票啊!
特么我抢到了啊!


这逼我真能吹一年啊!
站票又怎样!只提前一周能抢到就是万幸了你管站哪呢!
你!管!呢!
金色大厅这个地方,懂的都懂,其实并不难进,整个维也纳都在消费它的音乐遗产。在国家歌剧院门口一个游客面孔站一会儿,就会有一万个穿着仿古服装的小哥上前推销莫扎特音乐会,不用想就是草团班子随便找两首名曲在某厅演一下,票价30欧以上。我去,30欧,爷可以买个VPO B区了好吧!虽然前提是买得到的话。
不过虽然商业气如丽江一般浓重,金色大厅依然是VPO驻地,厅是随便谁都可以进,维也纳却只有这一个爱乐。
最让我意外的是金色大厅的开放程度,也许这在它建成的年代是传统,可是VPO能将这传统保持到现在也让我惊喜。我之前进过广州、深圳、哥本哈根的音乐厅,都是标准现代设计的,从没想过可以绕到后台看乐团成员准备的,而VPO的主场,准备室就在各包厢尽头,几乎是不用寻找而是一不小心就会闯入的地方,而且他们不关门。我就一不小心走进去,撞见一位正在练习的小提琴姐姐,她冲我笑笑,我冲她点头,匆匆退了出来。

这逼我真的可以吹一年啊!




我不自拍的,真的,这是演出结束后,留个证据。反正就我的经验,例行演出一般是没有返场的,所以鼓掌归鼓掌,也没指望佩特连科先生真能安可一首,而且就算安可了,维也纳的话,也就是圆舞曲吧。(
曲目就不多说了,都是第一次听,倒是能听出苏格兰最后乐章coda引入了全新的主题,还有大地之歌歌词原来是来自中国古诗的译本,不听马勒的我要不是此行这辈子都不会知道。
顺便一说金色大厅的消防安全员是个强迫症啊。


不管是金色大厅还是国家歌剧院,我都没有拍外景,这种东西网上一搜就是几吨,我又何必在相同的角度重复一遍呢。
不过是在歌剧院门前,我意识到只有维也纳这座城市能驾驭的城市名片。
维也纳的星光大道。

这是一个,毫不夸张地说,随便挖出一颗星星扔好莱坞别的名字都得让路的集合。当然这些名字也只能放维也纳,你要说维也纳放不下他们,那地球上还有哪能放吗?

关于星星的话题,让我整理清楚再说。
我接下来的圣地巡礼主要只围绕一个人:贝多芬。
我在歌剧院和金色大厅门前都没看到贝多芬的星星——金色大厅前甚至连J.S巴赫都有了——直到我到了河畔剧院,Theater an der Wien。

国家歌剧院是维也纳的明星,但如果维也纳只有这一颗明星显然它成不了维也纳。河畔剧院是因为贝多芬著名的,这里躺着三颗星星。
Emanuel Schikaneder,看起来很生疏,他是这座剧院的创办人,同时也是《魔笛》的编剧,所以他理所应当在自己的歌剧院门前与莫扎特站在一起。
至于贝多芬,啊至于贝多芬。这里曾是他的住所之一,在这里首演过他的Ed大调第三交响曲,为音乐界开启一个时代;这里首演过他唯一的歌剧费德里奥,他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他最广为人知的音乐签名c小调交五,他最戏剧化的钢琴协奏曲G大调钢四……这每一部作品对后世的影响,可以说衡量尺度都不是大或小,而是“持续至今”。
可以说,贝多芬可以创造历史的大型作品里,没在这儿首演的,好像也就一个贝九了。
诶我是不是用了一个复数?
贝多芬有多部作品创造历史是奇怪的事吗?


然而贝九那个传奇的首演地已经被夷平重新建成酒店了,现在疑似旧址的地方是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办事处,倒也算一点慰藉。
本来我的圣地巡礼应该到此结束,留下一个逗逼作为遗憾下次再来的。
这个逗逼就是古斯塔夫马勒大爷!对!我在歌剧院门前不小心踩到你星星真是抱歉啊!为啥你不在中央公墓要在西北边那个什么小村啊!没车的好吗!
我本来以为这位大爷我是无福瞻仰了,正如我无福消受他的作品一样,然而!之后一天我去卡伦堡,发现tm这居然也顺路!居然来这么个鸟不拉屎的城乡结合部,不对,乡村都能顺路!
人生没有遗憾。作为朝圣之旅的维也纳行记终于完结,当然,作为城市之旅的维也纳之行在我落地后第二天也同时展开,那还是另起一篇再说吧。

发表于 2016-4-10 11: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科普了好多东西,涨知识了,没想到那些墓居然能存在这么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0 14: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不是很懂~但感觉到了这张音乐圣地肯定整个人都会被洗涤的感觉~~传说中的金色大厅啊…票价倒不逆天呢

点评

其实管它什么厅只要是本土团演出票价基本都一样,只看坐席。  发表于 2016-4-11 20: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1 12:31: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精神好毅力啊……
感觉你是个音乐艺术家23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1 14: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维也纳,,好羡慕墓地里面有没有布鲁克纳呢,他的交响乐貌似有二次创作23333333(

点评

德奥系浪漫派的大作品其实都不怎么听。  发表于 2016-4-14 00:10
不像马勒那么顺路了233,布鲁克纳墓葬只留给了只想端详他的人啊。。静静聆听的人总是很少,略有雅兴也无法如数家珍  发表于 2016-4-11 22:03
布鲁克纳死在维也纳,但葬回了他少年时的住所。  发表于 2016-4-11 20: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少女注册中

本版积分规则

合作与事务联系|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喵玉殿

GMT+8, 2025-10-30 23:5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