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タユタイ 于 2016-5-26 20:57 编辑
相信在國內學習日語的各位不是很懂動詞的分類,特別是像新世界的教材甚至自定義了分類,我正好上的文學課有講,就在這裡分享一下。
動詞,由詞幹和活用詞尾兩部分組成。首先是五段動詞,眾所周知日語中的動詞都是う段結尾的,在進行各種修飾以及變化時要變詞尾,五段動詞即是詞尾在變為兩個未然型、連用型、終止・連體型、假定型、命令型、意志未然型這八種型態時要分別變為あ・い・う・え・お五個段,所以叫五段動詞。
一段動詞分為上一段和下一段,所謂上一段就是在う段的上面,也就是在修飾其他詞彙時以い段結尾的動詞,下一段就是在う段的下面,修飾時結尾為え段的動詞。五段動詞結尾包含う段的所有項,但是一段動詞的結尾必定是る並且修飾時要去掉,所以可以理解為一段動詞る前面的い段項え段項為詞幹的一部份。
サ變動詞就是「する」,前面可接所有漢語動詞,カ變動詞衹有「来る」一個。
在動詞中使用漢字和送假名的規律是,詞幹一律用漢字,活用詞尾的部分用送假名。可能由於現代文和古文的差異,現代文中一段動詞中的い段項和え段項基本可以認為是詞幹了,但是教科書上依然認為是活用詞尾的一部份,所以在諸如「食べる」、「降りる」這樣的一段動詞時不會寫作「食る」、「降りる」。這是區分一些包含い段項並且以る段結尾的五段動詞的重要依據。

※因為直接上傳文件太大所以搬了自己微博的圖片,有水印請多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