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院长each 于 2016-7-22 14:28 编辑
1.獭祭指大量用典,纸鱼即衣鱼即食字的书虫,书淫指好学嗜书,全都是掉书袋阿求拿来形容自己的。
2.“在大门外看到了尸体”←“时不时也是会有这种事的”...幻想乡真是民风淳朴,平日里看见的尸体大概是以外来者为主?之所以要由魔理沙来打酱油搜查一番,是因为人类内部的案件轮不到灵梦来管吧。
3.人里都有“大老爷”和“小鬼”这种称呼了,但路人对魔理沙却是叫的“小妹”而不是“大小姐”[strike]或“大妹子”[/strike]。第4p两个大男人围裙上是什么字呢?
4.扔垃圾时看到的尸体,所以目击地点是CGX第26话出现过的堆肥放置场附近。
5.灵梦还第一本时被小铃宽限了,由此解释了灵梦在神社堆了七本连载中的书的缘故,同理也可以知道,CGX中那7本书都是阿求写的,而且最后还的时候已经写完了,该系列一共7本,本话第10P灵梦枕边堆的书虽然感觉着不止7本但也不好数所以暂以CGX的7本为准。灵梦还书是6月24日的次日,当时阿求已经出了至少7本书,本话中阿求结束连载后的满月之夜应当是6月22日,然后灵梦就宅了3天,完全对上了。神社外晒着的不露腋的白大褂灵梦有穿过吗?
5.“这次是众人眼皮底下的密室”→该系列每期的案件不同,故事上仍是连贯的。该系列每本依次提出新案件并解决,只有第一回的案件例外留到最后一本解决,真的是“最初就是这样打算的”吗?
6.在灵梦看来,山里的案件“只可能是天狗干的”,然而妖怪山里还住有河童、山彦、鬼(茨木)等妖怪。
7.“Q现在可是正体不明的当红作家”→老是这样不让鵺露个脸真的好吗?
8.第一册的内容如果成真了(大老爷至少得消失),那么还可以理解为模仿犯,但是,大老爷没消失,所以不是模仿犯,而尸体却确实一晃而过了(留下的痕迹简直迫真),在阿求看来这有没有可能是都市传说异变导致的呢?
9.猯藏这个新人之所以能设这个套还是因为她正好统治了幻想乡的妖怪狸,而这些妖怪狸把这个故事传承了上百年(“不论转生几次”→至少是两代“御阿礼之子”前的事,即这桩案件最晚也是阿七在世时发生的),可是,她要是只是对作者的真实身份感兴趣的话,狸猫、付丧神这样的间谍就够帮她揪出阿求来了。
10.“我的使命是听闻各种各样的事件,是否将其传播开来是另一回事。”←阿求自认缘起的可信度不足,但主动权看似还在她手上。
11.好不容易有个男的龙套露了一整只眼睛,却是做的这种事。
12.讲道理,阿求一个书记那么记挂着以前的悬案干啥,猯藏又何必搭理呢,难不成要证明说现在人里的谁(包括魔理沙)是狸猫生的?即使猯藏道听途说来的传说属实,即妖怪狸在大结界之前就有介入过人里内部的案件,那也不能单纯解释为为凶手开脱,毕竟狸猫当上了大老爷并成功维持着而不被揭穿,也就是说:大结界之前的那个时点,并没有什么博丽的巫女会排查妖怪变成的人里住民,即使有,也是和这只狸猫大老爷串通好了的。
13.从头到尾分析一下阿求和猯藏的动机。首先挑事的是阿求,即便有可能揪出人里的哪家狸猫后代,把一桩大结界前的陈年旧案拉出来解决掉对她也没什么好处,她的动机目前还不明朗,姑且认为她只是拿同是梅雨期的旧事当作小说的素材而未曾想要翻案。第一个能解决的问题其实是文风的临时转变,虽然跟小铃提起侍童的证词时讲山中犯案的第三本都发行了,但阿求得知这个目击证词并找侍童问话恐怕正是在第一本发行之后、第二本发行之前,并因此改变了全作的规划,换句话说:阿求原本打算在第二本中了结掉第一本的案件,但是上一话跟小铃剧透后的撰稿期间,她得知了侍童的目击证词并排除了他造假的可能,认为进行了那不完整的模仿的人(妖怪)是知道当年的案件真相的,因此临时改变了规划,让第二本提出新案件并当场解决,而第一本的案件尽量拖延至最后一本,为的就是等模仿者的提示,“最初就是这样打算的”一言是她骗了小铃。但是,直到该系列完结,模仿者的主使猯藏都没有给出进一步的提示,所以阿求只好草草将第一本的案件解释为“侍童受了月光的影响而混乱了”[strike],因此变成了永远亭的锅[/strike]。
阿求是想套出事件的真相,但是猯藏模仿的主要目的是套出“Q的本尊是阿求”这件事吗?我认为,通过各种谍报,猯藏早就在连载结束前得知Q即阿求了,但是她始终没进一步提示阿求说事件的主谋是妖怪狸则是和阿求的小说定位有关。因为,直到《这也全都是妖怪干的吗》连载结束为止,阿求都贯彻了自己的文风,将案件一概解释为“想伪装成是什么的样子”,即使阿求知道了当年事件的主谋,她也不会在小说中将妖怪狸纳为主谋。换句话说:猯藏早已得知了Q即阿求,或者直到连载结束都没去验证但也不在乎,在第二本发行之前进行模仿其实是想套出Q对妖怪势力的态度,虽然猯藏是连载结束后才说的“阿加莎克里斯Q哟,到底是何许人也呢。有点在意呢,让俺来设个套吧”,但她实际上是更早就设好了套,这时想套出的不仅是对“Q=阿求”的确证,还有“Q(在面对妖怪上)是怎样的一个人类”。此时第一本的案件尚未给出解释,于是知道着当年事件真相的猯藏模仿着给出了提示,留下的破绽就是为了让阿求明白“除了妖怪是做不出这种事的”,但是阿求没有在第二本中踩着这个台阶下来,而是拖延着对第一个案件的解释,直到系列完结都强行将所有案件解释为人为的。猯藏成功地让阿求怀疑到了妖怪头上,阿求却反过来想试探出更多的细节,而且阿求根本没想把灵异写进书里来增长妖怪的气焰。所以猯藏也就留了一手,连载结束后她才放出的那片树叶的含义不再单单是承认了,而且是依然对阿求个人示好的示威。
连着上下两话,以阿求和猯藏为主角(说真的,灵梦这段时间除了卖萌还干过什么?)给出时间轴:
阿求起兴开了《这也全都是妖怪干的吗》的连载,第一本的案件取自同样发生在梅雨期的悬案,第一本没为这个案件给出解释,但从标题就可看出阿求是想将灵异解释为妖怪以外的事物,即为妖怪创造“精神上的弱点”,并鼓励人类寻求真理。
↓
阿求对小铃剧透后、第二本交稿前的某晚发生了模仿第一本中的案件的现象,是猯藏主使的,给Q这个台阶下为的是作为妖怪探求其对妖怪的态度。虽然是外来者,但猯藏还是从她统治了的妖怪狸中得知了当年事件的真相,制造的假象被大老爷的侍童目击并传入Q耳中,而Q找到侍童问话(没戴披肩,所以不是连载结束后去问的,倒数第7p上半面和下半面中的阿求不连续),因为这个侍童不具备造假的可能,所以Q必然会怀疑到妖怪的头上。另一方面,没有把大老爷本尊搞消失这一点可能导致阿求怀疑是都市传说异变的影响。
↓
阿求确信妖怪中有谁是知道悬案的真相的,为了等进一步的提示而临时改变了行文,在第二本中提出了新案件并解决,将对第一本中案件的解释安排在最后,并欺骗小铃说:“最初就是这样打算的。”另一方面,阿求没有踩着猯藏给出的“妖怪”台阶下,坚持把其它的案件都解释为非灵异的所为,意识到Q的不配合的猯藏也就没有给出对悬案的进一步提示了。
↓
连载结束,阿求只得草草将第一本中的案件解释为“侍童受了月光的影响而混乱了”。这时,确信Q是阿求的猯藏才给出进一步的提示,宣示悬案是过去的妖怪狸所为(当年当然不可能是猯藏主使的),若阿求因此想到了妖怪狸的可能,也会随之认识到当年的博丽的巫女(如果存在)的失职,可能还有当前人里的谁的妖怪狸血统。即使得知了真相,阿求大概也不会被允许将真相传播开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