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16-9-13 14: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atethpj 于 2016-9-14 12:50 编辑
同为考研党,今天也是刚看完马哲辩证法的讲解视频,就再补充几点:
1、根据唯物辩证法第一特征“联系的普遍性”,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这种普遍性在事物本身内在的结构性、与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世界是相互联系的。东方作为同人奇迹之首,其内容、人物、情节等诸多要素都能在其它ACGN或三次元中找到某些联系,作品内人物本身的联系也因为神主闪烁其词而暧昧不清。玩家会有代入感和切己体察性,存在共鸣的联系。这些联系通过各种媒介得以实现。所以关于东方的MMD、MAD、本子画集、音乐CD等创作层出不穷;不得不说神主塑造角色时对人物不详尽的描述让创作者们脑洞大开,建立各种CP、情节。比如⑩,在原作中只是一只口头禅“是这样吗”的黑暗的妖怪,通过二次创作对其进行修饰补充(没错,主要就是《幼灵梦》),俨然有种“这货是隐藏主角/BOSS”的感觉。
2、根据量变质变规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东方系列的作品浩如烟海,通过原作、二次创作的数量积累,幻想乡的人物、情节、故事性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从少数主人公的故事发展成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特有的故事。似乎个个都有黑历史。东方的世界观得到极大的扩充,使得原本只是偏僻一隅的村落(貌似在《红魔乡》的游戏文本介绍里幻想乡只是一个远离人世的村落)飞跃为一个独立但又依存现世的另一个世界。
3、根据对立统一规律,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矛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同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东方的作品中存在着不少的矛盾:用银制飞刀的咲夜为什么效力于吸血鬼大小姐?灵梦作为神社的巫女为何与17岁交往甚密?这些矛盾细节的斗争、融合、同一恰恰是推动东方发展、创作的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