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11-8-27 09: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最后由 Sona-E 于 2011-8-27 09:28 编辑 
 "人们的态度取决于他们当下的情形或环境而不是社会这个整体。"
 
 个人觉得这与“个人意志与社会意志”有关联,讲的都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但是呢,这个题目对比的两个对象显然都是一种“环境”,也就是说身边的小环境和整个社会的大环境。
 我认为正反平衡观点应该从这方面考虑:这两个环境既可能孤立(一般状况下),又可能相互影响甚至于在某些情况下发生统一。
 一、人们身边最直接接触到的环境更有理由成为他们态度的风向标。一个上班族估计经常会为上班堵车而烦恼,尽管塞车可能代表了高度的城市化以及整个社会的经济欣欣向荣。一位老师可能并不愿接收更多的学生,尽管入学率提高对于社会是有利的。这种不同就是由个人身边环境的独特性引起的。
 二、然而,社会整体的环境往往是大多数人意志作用的结果,拥有普遍性以及一定程度上的的合理性,因为毕竟经历过时间的检验。社会的大环境的感召力有时就超过了小环境的影响。爱国主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旧时代中国不仅工人和学生,而且商界的人blablabla(不知道这个例子能不能举出来)
 三、本质上小环境和大环境是相互联系的。只是,对于一些太过细微、只对个人利益有影响的事情,也只有个人所处的环境才能影响他的态度和决定;更加重要的事情,也可能因为一时短视而顺从了从当下情形出发的可能狭隘的考虑。但是对长期利益的考虑会让他们从蜗角之争中抬起头来,趋于和社会多数人的态度一致。
 当然我的AW从来没上过4.0
  选择性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