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螳螂摘盔 于 2017-3-30 08:06 编辑 
 半淹在水下的稻田齊整的排列,涼風在空曠的地形上,嘻笑輕撫著青澀的稻稈與物部布都寬鬆的衣領,被涼意襲上的布都瑟了瑟身子;天空上飄來一朵雲塊與緩行的白鶴。白鶴落地,展起背脊,細致的羽毛紛紛散開,顯得有點雜亂,牠不在意的啄起田中的泥壤,可能找到了青蛙或水蟲。
 
 漣漪是濁的,因白鶴紛擾著地塊,也隨冷風攪動而綻開。牠低頭,準確的啄下幾次,伴隨著吞嚥,停下了腳步,緩緩縮起了單足。後方豐聰耳神子走了過來,廣袤田邊的腳步聲,引起了布都得注意,隨著步伐遠近,布都也跟著笑了起來。
 
 「布都在看著甚麼呢?」神子悠悠地問著。
 「下午時分,漫水的田野。」這時不論是誰問,布都都只會這麼回話。
 神子沒有再搭話,而布都臉上少有的變化也只是因為風又撲了過來。
 兩人無言地觀看前方,白鷺也沒有了動作,雲影覆蓋,又離了開。
 
 神子循著田埂,坐在地上,想徹底感受這樣悠哉的氣息,她輕輕抬頭看了布都,沉浸於平凡時光的她,有著格外地神采。
 
 這個時刻不需要心繫甚麼,遼闊的天空,上頭沒有神明,廣闊的大地,上面沒有百姓。
 
 不如真意感受自然的布都,神子的思緒開始飄散,道教、佛教、神道,都追求著善,善行舉止,但行好事。而遠離世俗的修仙求法,清淨己心,與這樣的心性早已漸行漸遠;入世隨塵,也注定要受到他人的好惡擺布。
 
 或許不思不想會是一個方式,把他人的惡意放空。隨興而為也是一種辦法,也可以行善如儀。
 
 但到底長生,又跟善有甚麼關聯。抱持著善念,悲天憫人的救世,然後藉此掩蓋私心,能被稱做善行嗎?道德與神通相持,位高權重才能成就大的善果,聽起來是多麼刺耳。
 
 神子看回了田野,天空昏沉了一些。
 
 「太子大人您喜歡稻田嗎?」
 「會想起辛勤的農人,有一種想幫一把的感覺。」神子舞著手,彷彿自己的手上被鋪了一層泥濘。
 「太子大人一直如此呢,我呢總感覺沒人的話更好一些呢。」
 「這樣也不錯吧,不過不去做點甚麼就會覺得不自在呢。」神子心理的泥濘風乾,於是拍了拍手,翻看乾燥的掌面「不如找一天,我們就開始來種田吧,試試看我們能夠種多大的地方,種上多久。」
 「嗚。」
 神子看著布都的反應後,站了起來。
 
 如果重來一次,留下權貴,拋下私心,平平凡凡的過日,會不會更接近善一點。
 
 白鶴的一切都是緩慢的,在藍色維持在天空的最後時刻,牠展翅飛過田埂,田埂上空無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