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调查以及其他水
故事狂Tokinomania又来了,怎么又是你?总之这次还是我的小众话题,但为了公众的接受能力考虑,放掉原来的各种个人因素,姑且算是讨论。
1. 你“最愿意读”的作家是谁:
总之这个“最愿意读”,在我这儿的定义算是“读起来舒服”,“跟电波合得来”,“读起来入戏”等等,总之就是当你没有书或者读完了一本书时,在下个选择里你最乐意拿起来读的熟悉的作家。
要我说的话,我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热衷的作家,大概有三位能勉强排的上前三甲——1. 京极夏彦,2. 东野圭吾,3. 村上春树。
不要因为全是日本作家就认为我是个只读日式文学的家伙,实际上自己给出评价最高的书大多也都是西方作家写的,单举这三位只是因为自己认为东方的语言更容易表现”风格的多样性"而已。而且确实,这几位作家具备我最享受的一些特征:如阴冷清冽的气氛和一本正经的诡辩(京极)、社会阴暗面及其善恶悖论(东野)、文艺得让人想跑去咖啡厅听爵士乐看狄更斯的小资气氛和语言(村上)。当然,最后一个是广为被世人接受,也就是村上为什么比前面两位更为被外部世界所知的原因。
总之把我的谈完了,各位可以谈一下你们的,作家人数不限。
2. 关于bug
我固然认为合理的设定是很重要的,但幻想就是幻想,写书的也是人。有些读者拿着一些莫名其妙的小问题甚至错字也能给你吹毛求疵一番,拿着百科和什么地方找到的资料给作者科普完走人,深藏功与名。殊不知作者很可能只是无意中犯了这个错误,或者本身作者借鉴的某个理论就已经过时了(比如阿西莫夫),或者,因为这个细节无关紧要,没有必要着重描写。
幻想就是幻想,如果什么都能合理解释,那叫什么”幻想“?
因此,我个人认为,看故事就是看故事,考据和查资料是另一回事。当然,你如果读到了自己熟悉的东西被别人曲解或者误读理所当然会觉得不自在,但故事的好坏不会受到影响。术语很可能只是一个基于理论的幻想,为何非得要给你一个能在现实中找到合理模型的东西?还有一些人(比如过去的我)在看到未经完善描写的细节后对故事的”不科学“感到反感,于是直接弃卷并专门发一篇帖子吐槽,殊不知后面的故事已经提供了一个自圆其说的解释。这算什么?
所以,看故事归看故事,找问题归找问题,不要让阅读变成学术检查,不要为了找问题而找问题。虽然这样可能开了地图炮,但总之,我还是要说,不要为了找问题而找问题。硬要找硬伤,从《基地》系列到《三体》都能找出一大堆,不过人家照样是好作品,不是吗?
当然啦,作者们还是必须朝尽量准确的方向发展。
最后,《海伯利安》算是以上做法中我错过的最大的作品了...这种做法里最有吐槽价值的,大概是河马的作品吧。
理了半天,感觉自己的论点似乎很模糊...不过这已经是我能做到的最好的了,果然能力不够。
一、最喜欢的作家的话
1.史蒂芬茨威格
2.阿婆
3.汤姆克兰西
4.东野圭吾(仅限于地铁……
我看书一般不看作家的,更偏向于“最愿意读”的作品
二、bug问题
不瞒您说我是以挑bug为乐的…………
平时看个电影美剧我都会挑一挑字幕的错误
不过我就算挑出来了,如果不是逻辑或者重要的bug
我就会说那些影响不大,属于我自己吹毛求疵了
改不改无所谓,因为不影响阅读 本帖最后由 Lasty 于 2014-10-14 14:04 编辑
{:ml20:}上.....上次我说的太过了么....{:ml41:}呜哇...(重新又读了一遍)胃好痛...
怎么说。。。。
假设这是上次的反弹的话,我也没什么可以...辩解的了。真希望别太往心里去。
怎么说...
那些东西都是意见。作者才是有最终解释权的。况且会单纯因为读者的一己之见来修改作品的作家也不叫做作家了。
但另一个...
你说这是阅读,不是学术研讨。这个没错,可所以我也只是争对学术的部分来反驳啊。你觉得这无法接受的话我也没法强迫你,但别反弹啊...说真的如果你觉得有问题就改了(因为这不是文学的范畴),你觉得没问题就无视啊....
还有,习惯性的来挑毛病了。
“不要为了找问题而找问题”
{:ml51:}.....................叹气。
文学就是回答问题。创作的目的就是要表达自己对XX的感想,或者回答自己心中的/社会上的某些问题。
你说不要为了找问题而找问题....对于一个就是在回答问题的物体不去以找问题的方式来评论你还能怎么样?
如果你还觉得我说的还不够自恋的话,可以看下这句倒不如说不管是学术也好文学也好,评论尤其是批评基本上就是赞扬/拍马屁了。
不过反过来说,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尽量不去看科幻的问题吧(远目
比方说上次和别人聊到三体里面的太阳风帆的那个计划(原文想不起来了)的时候我第一个反应是查wiki看出处么Orz【顺便这个计划和猜的一样的确存在,叫做戴达罗斯计划。基本上和小说写的差不多,唯一差别是因为耗费太大所以NASA决定去改做Nuclear Pulse Propulsion了...】
Orz考据癖无药可救。。。。
======================
关于最喜欢读的作者的话...
以前大概是支仓冻砂.....
现在....因为太忙根本不怎么看小说了Orz{:ml55:}对不起我基本上只读科普类的而文学不怎么看还说了这么多...
虽然有些跑题,但是还是说说我自己吧。
其实俺读的书不多,最爱读的书是名人传记,和特定领域的历史书籍。而且传记也仅限于大陆名人。
读过王刚的《我本顽痴》,冯小刚的《我把青春献给你》,王石的《成功是和自己的较量》等等
最近在读任志强的回忆录。
我也是只读最愿意读的,以前买过一本郭德纲的《过得刚好》,但是郭德纲写这本书的立场只在于叙事,而不表达任何个人的价值观,所以没读到3分之一我就不读了(这老愤青真表达价值观那还不写成禁书了哈哈)
我读书的目的比较现实,就是从书中了解已经成功的人,从他们的经验中总结出对自己有意义的东西。
也正如此我才会只读国内的作者,因为我觉得国外成功人士的奋斗环境和国内不同,所以他们所写的传记自然而然会变成小说。
只要在书中体现个人价值观的作者作品我都喜欢,因为每个人奋斗的过程都不一样,唯一相同的是他们都已经取得了成功。
bug方面
1.这些作者奋斗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现在不一样,所以还是需要善于因地制宜。但是相比于国外成功人士的传记还是要真实多了。
2.书中不会包含敏感话题,所以一些问题注定得不到答案。
3.有一些作者会胡乱编造内容,不过这种成分在书中所占比例一般不会很多。
4.作者故意不去写某些内容,这个没有解决办法,毕竟书是人家自己出的,爱怎么写是人家自己的事。
-------
另外,我也爱读一些专业领域的历史书。
对于这方面,总之个人的感觉如果对某一领域的知识感兴趣,先去读一些这一领域的历史书籍是很好的入门方式,因为书中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都很浅,更重要的是去了解这一领域的历史,是很好的了解这一领域精髓的方式。
了解了历史就先拥有了骨架,之后再去花时间修炼专业知识,添砖加瓦。于是大楼盖得最结实也最轻松~ Lasty 发表于 2014-10-14 13: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上.....上次我说的太过了么....呜哇...(重新又读了一遍)胃好痛...
怎么说。。。。
假设 ...
最近是你晒壕晒得太过了
{:22:}
快点和我道歉~~
{:06:}
我都等不及了~~
{:05:} 我認為「找問題」實在太有爭議了,寫文真的很難去掌握每個小細節,但我覺得這正是一個對自己寫的東西以及讀者的「態度」,當我在寫文時,也會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思考這個部分是否有誤?會不會誤導讀者?
當讀者回應問題時,我也覺得作者應該虛心接受,並且重新審視之後給予解答,這樣雙方不是都能和平的相處嗎?
關於喜歡的作家,我的閱歷真的很少,不過最近正在重溫的「獸血沸騰」覺得還不錯,是靜官寫的,很多人會覺得內容很粗俗不堪,登不上檯面,但我認為作者融入很多人生中的態度和生活道理,重滿豪氣與率性。 最喜歡的作家阿.......1.布蘭登。山德森 2.時雨澤惠一
這兩個應該算是我只要看到作者名都會手滑買下去的作家,其他的就是單純看作品不看作者
話說我現在因為山德森接寫了時光之輪而開始很想把全套買下來,雖然看到價格人都快死了(NT快一萬)
但是又很想買阿
另外一個我沒甚麼意見就不說了。 好久没读过书了....T T脑中空空啊..............................
回忆了之前读过的东西,好像没什么固定的作者的样子........ 因为看的都是学校指定读物,所以同一个作者的书我从未看过2本。。。
当然京极是例外(
至于BUG,个人觉得只有一种东西不会有bug,那就是写实纪录片。。。
只要不是太诡异的,游泳池里出现鲨鱼等级的bug的话,大部分人都能接受的吧
科幻,正是因为不存在,不真实,所以才有幻字。如果完全写实的话,让一群科学家合作一起写吧
(哦,如果写出来的东西不存在怎么办?那我们就等到那个技术被开发出来后再写 遗忘之骑士 发表于 2014-10-15 02: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因为看的都是学校指定读物,所以同一个作者的书我从未看过2本。。。
当然京极是例外(
写实也会有bug啊。举个很极端的例子,XX功在海外拍了不少所谓纪录片,里面各种所谓证据说发生在北京的某事件实际上是兔子自导自演的云云...{:ml24:}反正呵呵就对了。
{:ml28:}就算不极端的,比方说某摄制组(这次不是特指了)在非州拍大象的时候,大象向摄制组冲过来因为他们靠的太近了。然后摄制组在没有解释的情况下拍摄了这一段,给观众留下了“大象很暴躁”的错觉.....
{:ml33:}对不起习惯性的来挑毛病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