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题考的是记忆力
有些题第一次看是不可能做出来的,因为解答思路并不依靠逻辑而是联想。而联想的基础是构建在记忆上的,也就是说你必须事先在课本以外的地方见过类似的情况,才能联想到正确的解答思路。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数学考查的是创造力。然而学到的内容并没有什么卵用(除了专业需要) 大学以前的数学的确是这样,不过一个理工科的学生高等数学学不好的话,也基本不用指望学出个什么东西了 这就是学习的过程啊…………
模仿或者你说的考察记忆力的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
按照你这么说,什么科目不是涉及记忆力的呀,而且哪个科目也包括了逻辑了呢? 本帖最后由 多睡觉少操心 于 2015-5-28 10:48 编辑
我有一孔之见
数学,在宏观上的数字计算或许只是个统计的功能。但是在部分理工学科上,微观例子的实验中,数学的作用变得很大。举个例子,光学实验中,光线波长是400纳米这一等级,孔径是15微米,这时候测量投射出的图案,人眼便已经无法识别了——人眼分辨能力平均大概是0.1毫米,则只能够借助数学来进行计算。而且通常计算得出的结果与物理测量的结果有着可能十倍的误差——我肯定没有弄错实验步骤,就是误差没错。
这就是数学的重要性。至于所谓题型的记忆,应该认为是更多的计算方法。微分是研究变化率的工具,而积分则是用于定义面积或体积,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不过以上的确没有什么卵用——跟我自己期望的生活太脱节了。
——————————————我是通过编辑产生的分割线————————————————
跟踪小萝莉有错吗!幻想乡里495岁的都算是萝莉!有什么不能跟踪的!
本帖最后由 yukinoshita蕩漾 于 2015-5-28 17:50 编辑
就你现在的情况,确实没的选择,大家都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有用没用看个人造化,进一步来说,只是试图有用论来说服自己做事,是会活得很痛苦的。
话说干什么不是靠个人造化。
本帖最后由 yukinoshita蕩漾 于 2015-5-28 19:51 编辑
老师这个因素不好掌握,他考虑的更多是提高总体水平,有的作业感觉对自己没啥帮助无视也可以,平时测试结果能说明一切问题,但是单独交流还是很不错的。高考题型总结并不少啊,刚上高中手里应该就能拿到了,按部就班来就行。高考题本来就是大部分平时见过,很少部分需要创造来得分拉开差距。不过靠自己综合各方总结来的,才不容易忘。一份超全的、一劳永逸的总结,应该是打广告的说法吧。不感兴趣……我对早起吃饭一点兴趣都没,也找不到源动力,可是也不影响我早起,也没因为这个烦恼一天…… 理科渣渣表示不管需要什么力都搞不定
嘛也许体育课不需要记忆力ww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