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喵玉殿官方微博

 找回密码
 少女注册中
搜索

谈谈你的哲学观?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0 01:32: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感觉一切都莫名其妙的,虽然有头有尾,存在因果,但是这其中真的存在规律吗?

点评

因果关系在休谟和康德那里得到了很大的讨论。但这些东西非常复杂、非常难,大概不用强迫自己去了解... 我自己也不了解。  发表于 2025-4-10 11:53
就是说种下种子,一定会长出西瓜吗,而不成为其他的什么东西,现在来看过去是这样子认为的,那现在看未来呢,这其中的变量到底是不是决定性因素?,客观历史条件相同必定导致同一结果?   发表于 2025-4-10 01: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5 00:14: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特修斯之船,当这所船上所有零件都更替后,这艘船还是原来的船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解读的
决定有没有改变其本质的,有一决定性要素,这一要素是其最根本的特质
比如特修斯的船,如果其建造者或船长是特修斯,那么这艘船依然是原来的船,反之即否
比如一个乐队,如果后期其所以成员都遭到更替,如果其曲风和其核心理念不变,仍然是同一个乐队,反之即否
再比如一个人,即使他新陈代谢,思维变化,面貌易容,他的根本人格不变,或他的初心不变。
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心中的认同感不变

点评

名字不一定是特质,不要陷入这个误区  发表于 2025-4-15 00: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22:36: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想小时候的事情,过去的我和现在感觉十分割裂,又没有什么本质性的变化,割裂在于我对自身的认同感(类似于区分内外的AT立场的认同感)相比于过去大大减小,也就是说我逐渐开始有些麻木不仁了,对自我与世界的感知逐渐混为一体,我有些畏惧这样的变化,过去我曾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是无法被定义的,唯一的第一人称,现在感到第一人称与第二三人称又有什么区别呢,无非就是多了主体性,作为主体,当然是独一无二的,但是这种独一无二的主体性却无法从自身以外显现,生活中却更多的把主体性放在自身以外,导致了认知逐渐与世界融为一体,行动变得潜意识化的思考,最终暗淡了自身。我这里可能说的十分混沌,但已经是尽力表达,尽量谅解吧

点评

哦,用海格德的话来说,或许我在说属我性  发表于 2025-4-21 23:19
或者说,过度的麻木不仁导致自我逐渐被世界同化,变为自己眼中的【别人】  发表于 2025-4-21 22: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23:11: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一般称赞一个人专注于某事为【忘我】,以形容人进入意识流将认识的主体放在实体上,而自身的存有也存在于实体上,如此一来此时存有者不正是失去了自己的存有,对自己毫不关心吗,如果人长期保持这种【忘我】的状态,不是如同一具行走肉尸的空壳吗,而现代社会不正是引导人忽视自己的存有,做到无意识的【忘我】吗,正如阿求的诗那样

点评

这个说法是从海德格那边来的吗  发表于 2025-4-30 2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30 02: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1.世界是曾经的某个存在为了给自己找乐子写的剧本,自己的无数碎片感知不同的个人剧本从而丰富这个存在自己的体验
2.我是这个存在的碎片,但是某种程度上说我就是祂
3.写剧本的神以及与之相伴的自己设定的程序(好比你做了个游戏,抓了几个ai来一起做)
4.有,但是不是什么都有
5.不完全是,可以是,但是碎片自己也可以选择不是
6.丰富体验,证明自己的种种可能
7.精神
8.无高低,均为不同视角。动植物在各自视角有,在他者是视角有的有有的没有
9.不是,我是每一帧的存在,过去的我产生了无数个非线性流动的时间后的我,我是无数可能性的其中之一
10.非线性流动,好比沙漠里的沙子四面八方的其他沙子,时间是在沙子间跳跃的道路,有n种走法
11.是沙海中碎片的某条道路体验者,本质是世界之祂的剧本存在,但是主观感受而言我是有的
某种程度上说,我受到社会文化家庭背景种种原因,道路是被限制的
EX.看情况,最好是可以相互跳跃又不至于沉溺美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30 10:31: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ex.我倒是会选现实,主要是梦太美好我反而会不大适应
回复 1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30 23: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om-Jerry 于 2025-4-30 23:09 编辑

我好像从来没看过关于哲学的书籍……下面随便说说,纯主观想法
1. 世界是一个有着无限可能的整体,所有美好的、肮脏的事物都囊括在其中;我觉得世界是一场戏剧,上面表演者所有的情节与包袱,各种各样的喜剧与悲剧不断地、交错地上演。
2. 这个问题是相对的。每个人对于世界来讲都是最普通、最微不足道的,因为人类只是一种智商较高的生物罢了,而且基数十分庞大;而对于个体来讲又是最特殊的,因为世界上并没有哪两个人完全一样,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故事与经历。至于我,对于世界来讲只是沙漠中的一粒沙、银河系里的一颗星罢了,没有为社会作出一点贡献与改变,也没有什么与他人很不同的地方。
3. 没有,无理由不解释,本人是坚定的无神论者(
4. 同3,没有。但是如果这个“灵魂”有精神的含义,那我会认为它很伟大,也会努力效仿,但不会有“凌驾于物质之上”这种想法。
5. 对于一个人的肉体与主观精神上来讲,是。宇宙就是这样,连宇宙本身都有寿命限制,更何况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星球上的生命体。不过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肉体死亡,第二次是与其有关联的人全部死亡,第三次是与这个人有关的所有信息全都被遗忘。我个人对于肉体上的死亡没有太多敏感,从小就亲眼看见我外公与我父亲离世的场面,至今仍然难忘。我也不指望有谁会记住我,但至少要留一点东西在这个世界上,哪怕是画了一半的素描或没有写完的小说。
6. 健康并有尊严的活着,就是这样。至于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就目前看我的水平,顶多只能在艺术领域稍微冒点头了,我倒也希望这样,毕竟现在也就只对这些东西感兴趣了。改变社会这种宏大的理想固然有,但是就我自身看来不太现实。不过我倒是希望能帮助身边的人,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
7. 两者相辅相成。没有物质何谈精神;没有精神,那么“人”这一物种又与其他动物有什么区别,只是一具行尸走肉罢了。
8. 思维有高低而无贵贱,这就如同审美一样,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有差距和代沟,但是不能为此而来区分贵贱,毕竟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道德绑架就太不讲理了。你喜欢的东西别人说不定还不喜欢呢,反之同理;动物的话得看什么动物,我相信鱼类之上的动物会有一定的思维与精神,至于像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这种,连痛感都无法感知,哪来的精神可言。植物就更扯了,反正我是不相信这种需要光合作用合成养分、连外来有机物都不大需要的物种会有什么精神。
9. 是,但是多少还会有一些变化的。
10.  时间这种东西本来就是由人定义出来的……硬要说的话,那就是物质永恒运动、变化的表现。再往下就是物理学的内容了,原谅我对于理科方面的知识从来没有研究过(
11. 有,我觉得这点不用多说。
EX. 现实吧,梦虽然美好但都是可望不可及的,不如现实来得踏实。(主要是我从有记忆以来到现在就没做过几个美梦)把现实的事情给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才是最重要的。至于美好的梦,就当做一个乌托邦来看吧。毕竟乌托邦社会在现实中也是纯空想。
10楼:过程,结果固然重要,这是一个人劳作后的成果。但在劳动与创作的过程中的充实与达成目标后的释然是没经历过的人所无法想象的。

点评

我的观点比较契合,你的赘述非常不错。应该算是较唯物主义者吧,认为自己属于世界渺小的一部分,对于事物更多的是物质上的解释,精神只是个人附带的感情色彩,理性相当于感性占主导   发表于 2025-5-1 00:17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7 20:43: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Ohhhh,此贴复苏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7 21:04: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说什么,那我就不客气了,恩,这条帖子得以恢复,我总结了一下呢,有这么几条,第一,感谢Msama领导的关怀,恩啊对,对第二条呢,感谢喵玉联合群的培养,第三呢,啊就是我们广大群友众的帮助
这个我们这个板块是什么,就是啊我们在这里啊互相交流,在一起互相探讨,啊大家取长补短,才有了我们今天这个论坛怎么丰满,充满了人文关怀,在这里也想广大管理组们,表达敬意,表示感谢,啊 感谢你们
——wwww

点评

总之就是很感谢就对了,后面忘了(编不下去了,不过感谢是真的  发表于 2025-6-7 21: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9 18:10: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辩证的想法
一事件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矛盾的结构,其中没有因素能绝对决定形成,更多的是主要因素的领导,同时要区分宏观与微观现象
辩证可以分为解构,抽象(非彼抽象)和转面
转面可以用柏拉图的洞穴隐喻说明:
一客观事件·事物·实体我们只能看见其中我们聚焦目光投射阴影形成的片面,通过转换看事物的角度,我们才能更全面的了解其,阴影即可以理解为其产生的效果·结果,通过对其效果·结果的逆推得出的导致其的因素即为分析,全面有效的分析即为辩证
定义客观:客观即为无论认知共同适用生效的规律(包括客观概念)
对个人区分客观:对预设的客观基于个人认知的适用与生效,这能体现于,如有一无认知患者,当其认知不到他人的客观时,即称其不是他的客观,客观是基于主观认知的,认知的是主观定义的客观认知,二者相互矛盾,且密不可分,所以不存在定义上的绝对客观,只存在主观客观,被大部分人认同的主观客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少女注册中

本版积分规则

合作与事务联系|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喵玉殿

GMT+8, 2025-10-31 07: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