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喵玉殿官方微博

 找回密码
 少女注册中
搜索
查看: 52876|回复: 31

[考据] 【坑】萃集幻想的百鬼夜行——妖怪少女的本来面目和被萌化的妖怪【23L更新:狸】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7 05: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匿名的简化字 于 2013-8-22 06:15 编辑

首先是若干碎碎念。
大致上我是在入了东方坑以后才开始对日本的妖怪产生兴趣的,最开始的了解渠道仅仅是来自百度百科的“百鬼夜行”这一词条。然而随着入坑的时间和深度逐渐增加……度娘什么的已经不能满足我了。于是略带偶然性地,找到了鸟山石燕的《画图百鬼夜行》,心想这应该有汉化的解说吧,阅读一下可以加深对神主创作来源的了解吧,甚至更进一步可以预测出神主在新作中会创造哪些人物吧……
结果较真起来才发现满不是那么回事,首先鸟山石燕的百鬼系列一共有四卷,每一卷都有好几十种妖怪,后面两卷基本没有找到汉化版,只能逐个找每个妖怪有没有汉语的资料……然而汉语的资料里还有各种以讹传讹的错误啊!想看靠谱的只能去日文wiki——然而没学过日文的只能借助机翻,于是在理解上的准确性就……
嘛,总之在痛苦地看了几天机翻的日文wiki后差不多把这一系列弄完了,于是可以开这个坑了吧——以我过去的经验来看,填完的几率大概也就在五成的样子,所以不必抱有过多期待……(读者:没人在期待啦。)
整个百鬼系列共计207张图,其中有200张介绍各种妖怪,另外7张介绍与妖怪相关的现象。与东方有关的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这说明今后神主可用的neta还很多……不过就这个帖子而言,似乎未在东方正作里出现的怪物过来凑热闹的太多了有为经丧的嫌疑……
嘛,碎碎念够多了,该开始了吧。
PS:@永江衣玖 殿之前好像开过一个类似的专题但是坑了:
http://bbs.nyasa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863&extra=page%3D2%26filter%3Dtypeid%26typeid%3D31&page=1
于是我该说“快去填坑”呢还是该说“幸好坑了不然我还有什么好写”呢

--------------------------------------以下进入正文-------------------------------------
一  河童
(《画图百鬼夜行·前篇阴·河童》)
(鸟取县境港市水木茂大道设置的河童塑像)
(葛饰北斋所绘的河童)

有鸟的喙、青蛙的四肢、猴子的身体及乌龟的壳,如同多种动物的综合体。传说其弱点为头顶的碟,只要诱骗河童弯身,让他头顶碟子里装的水流尽,他就会精力尽失。据说目前日本存有河童的木乃伊。很多日本人相信有河童,虽然几乎鲜少人看过。河童喜爱的食物是小黄瓜、茄子、南瓜、油麻的茎,而河童讨厌的东西是金属(铁)、玉米、大角豆、麻的灰烬、鹿角、牵牛花、葫芦,兴趣是跟小朋友玩相扑。据学者综合资料所得,河童长得瘦小,高约60厘米至1米。重约45公斤。身上有臭味和黏液,难于捕捉。据说,某些地方的河童全身长毛。河童头部中央有个凹陷部位,呈碟状,有水时充满活力,可是,一旦没水则会全身乏力。头部颜色各有说法,有说是红色,亦有说是深蓝色。长有会发光的圆眼,眼神锐利。鼻子突出,有着敏锐的嗅觉。口里上下各有四根尖牙。四肢修长。手臂再生能力强,若被切断还会再生。每只手只有四根手指,手指与手指间长有蹼。背上长有甲壳。臀部有三个肛门。相传河童有公母之分,经常不分雄雌,彼此黏在一起。
关于河童的起源有不同说法,在西日本认为是从中国的河伯信仰变化而来,在东日本则认为是安倍晴明的式神、役小角的护法童子等等。在九州也有人认为,河童是在坛浦之战中落败的平家武士冤魂所化。现代的说法认为,河童的原型可能是鲶鱼、龟、青蛙、大鲵,或者干脆是这几种动物的综合想象体。
对比一下河城荷取的人设,可以发现还原度还是蛮高的……吗?唔,好吧,头顶的盘子很可能就藏在帽子底下,龟壳什么的已经变成双肩包了,鸟喙……据说荷取的另一种翻译方法是“似鸟”,这样也可以算沾边了吧。


Candid Friend
作为荷取的主题曲,神主特地提到了芥川龙之介及其小说《河童》,仔细翻阅一下这篇中篇小说还可以发现更多有意思的东西。《河童》讲述了一个登山者因浓雾迷路,突然在身后发现了河童:
……让我觉得奇怪的是河童身上的颜色。河童在石头上看着我时全身发灰,但是现在却全身变成绿色的了。……河童不像我们人类的皮肤颜色是一定的,而是随着环境而变化——比如在草里就变成草绿色,在岩石上就变成像岩石一样的灰色。
这大概就是“光学迷彩”吧……于是所谓的光学迷彩只是和变色龙的变色原理类似?也难怪会被灵梦发现了。
与民间传说中把人拖入水中溺死然后取出尻子玉不同,主角在迷路后被河童救起,得到了治疗,并且在河童国有了自己的住所。至于被热情款待的原因则是——
要说为什么?就凭我们不是河童、而是人,就有特权,就可以不劳而获。(怎么看都是芥川在讽刺人类的不劳而获者……)
所以这样看来,荷取说的那句“我说人类啊,河童和人类自古就是盟友”倒也不是没有根据。
随后主角在河童国结交了很多河童朋友并且逐渐融入了他们的生活。河童国的国民面对丑恶的事情显得相当的坦然,不会像人类遮遮掩掩,找各种冠冕堂皇的借口——心里想到的是什么样,嘴里说出来的也就是什么样。这可以看作是芥川借河童之口来说出人类社会中“明明大家都知道但碍于面子就是不好意思说”的各种事情,仅摘录数段如下:


一次我应邀和佩普、查克一道到盖鲁家去吃晚饭的机会,向他们打听(河童国没有罢工)是怎么回事:
“(被解雇的河童工人)全给吃掉了。”
……戴夹鼻眼镜的查克似乎觉察到了我的疑惑,从旁解释道:
“把这些职工都杀了,肉就用于食品。……这就是说给国家免去了饿死或自杀这些麻烦。只不过让他们闻闻毒气而已,没多大痛苦。……在你们的国家里,第四阶级的姑娘不是也去当妓女吗?你听说吃职工的肉就愤慨,这是感伤主义呀。”

“……那个演说当然全是假话。不过,既然人人都知道是假话,其结果和诚信也是一样的。”

“我这么说请别生气,给在战场上的河童们……(用煤渣当军粮),这在我们国家里,可是件丑闻哪。”
“在我们国家肯定也是丑闻。可是只要我们自己说出来,谁都不当成丑闻。哲学家马古不是说过吗:‘汝之恶,汝自言之,恶自灭之。’……而且我除了谋利之外,还有拳拳爱国之心呀。”

如此等等。除此之外,河童的直率还表现在他们的出生——父母要先询问娘胎里的孩子是否愿意来到这个世界上,然后再决定将其生下来还是消灭在腹中;以及恋爱——雌河童只要喜欢上一只雄河童,就会不顾一切地追逐他,扑到他身上;以及死亡——一个河童诗人仅仅是因为活得厌烦了,就突然抛下情人和孩子自杀了。连生与死都是如此率性而为,还真是让各种“身不由己”的人有点羡慕啊。
于是在主角眼中,相比坦率的河童,人类反倒个个都是伪君子了,因此回到人类社会后,主角总觉得不能适应,最终被当成精神病人被送进了医院。
至此,再回头看一下荷取的主题曲《芥川龙之介的河童~Candid Friend》,副标题可翻译为“率直的朋友”,似乎很是贴切。


河童的科技
河童具有高度发达的科技这一设定,其灵感很可能也是来自芥川的小说:


河童社会的文明程度与人类社会相似。这里的街道不比银座大街差。在山毛榉的树荫里,各种商店撑着遮阳棚,几辆汽车行驶在林荫道上。
……他们不知道穿衣服。当然河童都戴眼镜,带香烟盒,有钱包。河童像袋鼠一样在肚子上有个口袋,可以装东西。
在这个国家里,制造书籍只要往机械的漏斗形进口里加进纸、油墨和灰色的粉末就行了。(虽然灰色的粉末其实是驴的脑髓,一吨只要两三分钱——这里是在讽刺出版的书籍只是在传播愚蠢。)
……这种工业上的奇迹不仅出现在书籍制造公司,同样也出现在绘画制造公司和音乐制造公司。实际上据盖鲁说,这个国家平均每个月发明七八百种机器,任何方面都在迅速地不用人工就能大量生产。因此,解雇的职工不下四五万只。
相比之下,幻想乡的河童似乎还要逊色些(连修建水坝这样的需要集体协调的工作都无法完成)。不过可以看出,芥川意在对迅速崛起的工业文明带来的各种新矛盾进行讽刺,对河童国的生产力显然是进行了夸大。


河童的变种
作为日本家喻户晓的妖怪,河童在不同的地区和民间传说中会有不同的形态,比如下面这几种:
《今昔画图续百鬼·上篇雨·水虎》

被称作为河童近亲种类的水虎,长相比河童更加不讨人喜爱,它虽然一样有蹼、背上有硬甲,但是各部位的构造几乎都是坚硬、锐利且具有极大杀伤力,例如水虎的胃里还有牙齿可以彻底咀嚼消化水虎囫囵吞进来的所有东西,而背上的岩铁甲则是与石头撞击都毫发无伤,下半身更有一排连岩石都轻松抓碎的水虎爪方便攀爬,不过最让水虎无往不利的是它那双听得懂鱼、鸟和人语的万能耳,以及可以随心所欲让躯体隐形消失的妖力。
青森县津轻地区将水虎作为一种水神来信仰,称之为“水虎様”。可见日本的妖怪和神的界限很模糊,妖怪从人类得到的一般是恐惧,但恐惧也会转化为信仰,这时妖怪也就成了神。
《画图百鬼夜行·前篇阴·山童》
水木茂大道设置的山童塑像
山童是发源自九州,流传于西日本地方的妖怪,身材像10岁左右的小孩,有褐色的长发,全身被细毛所覆盖,两只长脚,能说人话。
除三重县外的西日本地区大多流传着“河童在秋天移居到山里就变成了山童,春天再返回河里又变成了河童”这样的传说。宫崎县的西米良地区则认为河童傍晚入山成为山童,早上返回河里。河童与山童的来去变换对应于农神和山神的来去,反映了日本人对季节变换的认知。(可以参见《东方茨歌仙·舍弃河的河童》)
据说山童前往山里的时候会成群结队从一家的屋顶跳到另一家的屋顶,如果有谁在盖新房挡住了去路就会被激怒,在墙上开洞。另外,如果看到山童返回河里的情景,据说会生病。
会帮助山中的樵夫运送木头,作为答谢,要给他们酒和饭团。不过,如果在工作之前就把酬劳给下去的话,他们可能会拿了饭团不干活就逃跑。
和河童一样爱好相扑,喜欢对牲畜进行恶作剧。另外,山中经常传来大树倒下的声音,这在东日本被认为是天狗所为,在西日本却被认为是山童所为。当人类想去退治山童时,山童都会消失的无影无踪,因此也和那些具有读心能力的妖怪的传说相混同。
《今昔画图续百鬼·中篇晦·川赤子》

水木茂大道的川赤子塑像

川赤子也是生活在水边的妖怪,体型如同婴儿,会发出婴儿的哭声,如果有人滥发好心想找到这个婴儿将他救起,哭声就会从另一个方向传来。如是重复几次,这人就会被耍得团团转,最后失足落入水中,而川赤子则以此为乐。
一般被认为是河童的一种,也有说法认为是在河流中溺死的婴儿的怨灵。不过,从叫声像婴儿啼哭这一点来看,本体很可能是大鲵……

芝天狗

徳岛县、高知县有此妖怪的传说。名为天狗,实际上却是与河童相近的妖怪……身长不过一米,体型就像小孩子,全身长毛,最喜欢和别人玩相扑,而且力气与瘦小的体型不相称,出奇地大。如果人类接受了它的挑战,很可能会输掉。另外,也会耍些障眼法,让人和草木、石头玩相扑。
水木茂大道设置的川猿像

名字中有“猿”,但还是与河童更接近——生活在水边、体型像小孩子,而且身上还会散布出鱼的臭气。据说,马见到川猿,会立即倒毙,因此也被当作是马的瘟神。如果眼睛和胯部中箭的话,力量会突然减弱。


(未完待续,下一话预定:天狗)



发表于 2013-4-17 07: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吧……这些原型实际上都知道的,但是看着幻想乡少女们……选择性脑中逃避了
嘛,加油吧,支持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7 10: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妖怪考据大赞。
当初最冲击眼球的还是小五的原型。
其实神主的书架上还有本《山海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7 12: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lkinsky6 于 2013-4-17 12:33 编辑

支持楼主
前段时间正好打通了胧村正,里面的怪物外观设定应该是比较贴近实际传说的


雪女


赤鬼


狐妖


河童


毛目玉


怨灵


天狗(那鞋那帽子那扇子..)


唐伞付丧神(攻击时能看到大舌头)



幽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7 16: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五是只猩猩哦233

点评

想到小五的原形就很敬佩神主的想像力阿  发表于 2013-4-17 17: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7 17: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實在日本研究妖怪的人還是很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7 17:50: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坑已跳
妖怪研究真的是很有意思的课题,只可惜在天朝完全得不到重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7 18: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哎,这边是二次创作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7 20: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呦喂好丧失,我不该手贱进来的……

点评

其实一旦接受了这种设定的话……  发表于 2013-4-17 20: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2 05: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匿名的简化字 于 2013-8-22 06:14 编辑

二  天狗

《画图百鬼夜行·前篇阴·天狗》

“天狗”一词最初应出自中国,见于《史记·天官书》、《汉书》、《晋书》等,本来是用来指那些突入大气层的、发出巨大的响声和耀眼亮光的火流星——这一形态让人联想到从天上疾驰而下的恶犬。因而,“天狗”所降落的地方,也被认为会有灾祸发生。
佛经里本来是没有“天狗”一词的,但元魏时期的《正法念处经》第十九卷有如下的说法:“……时虚空神诸大神通、大夜叉等,闻天所说,欢喜踊跃,于彼恶龙阿修罗所,生大嗔恚。即下欲诣法行龙王,婆修吉德叉迦等诸龙王所,说上因缘,从空而下。一切身分,光焰腾赫,见是相者,皆言忧流迦下(魏言天狗下)。若其夜下,世人皆见,若昼下者。”大致上可能是说大夜叉等妖怪听闻佛法后从天上降入海中,与反抗帝释天的阿修罗众战斗,降下时的火光能让黑夜变成白昼吧……本来梵文将其称为“忧流迦”,翻译成汉语时就用史书里已经出现过的“天狗”来指代了,这大概是首次用“天狗”来称呼妖怪。
至于在日本,至少在飞鸟时代,“天狗”还是用来称呼火流星的。据《日本书纪》,舒明天皇9年(637年)二月,京都上空出现一颗巨大的流星,声如雷鸣。从唐朝留学回来的僧人旻说:“这不是流星,是天狗。天狗的叫声与雷类似。”至于用“天狗”来指代我们现在熟悉的那种长鼻、有翼的妖怪,则是平安时代的事情了。


天狗与修验道
“修验道”是日本特有的一种神佛习合的信仰,开祖为役小角(也就是蓝的符卡[飞翔役小角]里的那个,以后可能还会提到),生活于飞鸟时代末期,17岁时在元兴寺学习孔雀明王咒法,此后相继在葛城山、大峰山修行,在金峰山成功感应藏王权现,奠定修验道基础。自最澄、空海两位大师创立天台宗与真言宗以来,修验道日益受到密宗佛教的影响,结合日本本土的山岳信仰,发展成为一种在山中修行的独特宗教。
修验道的修行者称作山伏,有一套独特的装备,大致如下图所示:

大概是长期在山中修行,又穿着奇装异服,山伏渐渐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加上信仰这玩意儿的人多起来后难免有拉帮结派的趋势,生活在平地上的百姓对这种山僧团体,常常是感到害怕的。《日本国史略》的如下记载可见一斑:
鸭水东北,无地不寺。民居,仅夹堂塔之间。而山徒暴虐,动起甲兵。譬由庸医,口称仁术,每损人命。遂至使后世天子,有:“鸭水之涨与山僧之暴,朕亦无奈之何。”之叹。呜呼!自佛法入我邦以降,蠹国害政,未有如是甚者也。
因而,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那些生前追逐名利、态度傲慢的山伏,死后转生天狗道(魔道之一),至今天狗一词在日语里还有“傲慢的人”的意味。现在也经常将天狗描绘成山伏的模样:红脸、长鼻、身穿山伏的服装,穿着只有一齿的木屐,手持团扇,能在空中自在地飞行(就像修验道开祖役小角那样),好使诡计。不过,天狗的形象一直颇不一定,有时也被描绘得像小孩或鬼,另外最多的就是像鹰那样在空中飞翔。

歌川国芳的天狗图。

分明就是长着翅膀的匹诺曹嘛。“哼,大象算什么?有我鼻子长么?”
《吾妻镜》记载,天福二年(1234年)3月10日,出现过名为天狗的怪异,一夜之间便在一千户人家的家门上写下了“未来不”三个字。虽然《吾妻镜》也有很多关于彗星的记载,但这里的“天狗”却是被当作单独的怪异现象,故可以认为在平安时代,“天狗”已经在天文现象之外有了独立的意义。(P.S.:一夜之间跑完一千家只有文文那样的高速能办到吧,难道真正要写的是“未来不来订我的报纸吗?”

天狗的种类
一般将鼻子高高的称为“大天狗(鼻高天狗)”,鼻子尖尖的称为“小天狗”或“乌天狗(鸦天狗)”,不过也有将二者混同的时候。相比之下,大天狗更接近于山伏。不过在求闻史纪中,大天狗、鼻高天狗、山伏天狗被神主认为是不同种类的天狗。
日本的大天狗主要是指这八大天狗:
爱宕山太郎坊(爱宕权现,直江兼续盔甲上的“爱”字据说就是指他。)
比良山次郎坊
饭纲三郎(饭纲权现,形象多为乘着白狐、手持利剑和绳索的乌天狗,被视为战胜之神,上杉谦信等中世纪武将对其加以崇拜。)
鞍马山僧正坊(鞍马寺中为毗沙门天护法的魔王尊,据说是传授源义经剑术的天狗。)
大山伯耆坊
彦山丰前坊(彦山权限,在英彦山神宫被当作修验道的神祭祀。)
大峰山前鬼坊
白峰山相模坊

江户时代的密宗经典《天狗经》则记载了四十八名大天狗,其中的那智泷本前鬼坊(或即大峰山前鬼坊)即是役小角所使役的式神之一“前鬼”。而役小角本人也作为“石槌山法起坊”被祭祀。

高尾山药王院的天狗像。


歌川芳员所绘的天狗向源义经传授剑术图。
而大天狗中真正能位列日本三大妖怪(另外两个是酒吞童子和玉藻前)的,则是崇德天皇。崇德天皇,1119年6月7日(元永2年5月28日)-1164年9月14日(长宽2年8月26日),日本第75代天皇(1123年至1142年在位)。讳显仁。保安5年(1123年)正月28日,5岁的显仁亲王被立为皇太子,同日鸟羽天皇让位给了他,但鸟羽天皇宠幸藤原得子(美福门院),因此在永治元年(1141年)12月7日胁迫崇德天皇退位,由得子所生的体仁亲王即位,是为近卫天皇。崇德天皇对此颇有不满,在近卫天皇驾崩后,其子重仁亲王又在皇位争夺战中失利,使得他进一步远离了权力核心。鸟羽法皇驾崩后,京都风传崇德天皇要作乱,在位的后白河天皇(崇德的异母弟)于是查抄了崇德的家产,并将其流放到赞岐。其间他投身于佛教信仰之中,愿往生极乐世界,抄写了五部大乘经(法华经、华严经、涅槃经、大集经、大品般若经)献上京都(有用墨抄写和用血抄写两种不同版本的说法)。但后白河天皇怀疑他是在诅咒自己,拒绝接受并退还了回去。此后崇德上皇对后白河天皇恨之入骨。据《国史略》载,崇德上皇发愿“愿为大魔王,扰乱天下。以五部大乘经,回向恶道。”《保元物语》载,“愿为日本之大魔缘,扰乱天下。取民为皇,取皇为民。”自此不食不修,愤懑而死,死状犹如夜叉,死后转生为大天狗,世间以为祟。

歌川国芳绘《流配到赞岐的崇德天皇》

乌天狗(鸦天狗)与大天狗的不同之处大概在于脸上没有长鼻子而有鸟喙……

镰仓市建长寺半僧坊塑像。

基本上把脸换成少女就是文文了……呃,等等,这里有一处不同。那条“串着绒球的带子”无论是山伏还是天狗的塑像,一般都是披在肩上的,而神主给文文的立绘中则被系在了帽子上:


在和歌山县御坊市,传说保存着乌天狗的木乃伊,从江户时代起就一直被修验道的人膜拜,不过2007年的调查显示,那个木乃伊是用鸟的骨头粘上粘土做的……(所以幻想入是多么合情合理啊)
一说,乌天狗其实是佛教中天龙八部之一的迦楼罗(以龙为食的巨大金翅鸟)所化,京都三十三间堂中二十八部众塑像里的迦楼罗,就被做成了乌天狗的样子。
木叶天狗则是江户时代的怪谈文学中常出现的一种天狗,据《诸国里人谈》记载,有人在静冈县大井川目击到木叶天狗在捕鱼。与一般的鼻高天狗不同,木叶天狗更像大鸟,翼展达到6尺,有人的脸和手脚,看见人类后突然逃走了。松浦静山的《甲子夜话》记载,静山的仆人源左卫门曾在7岁时被天狗掳去,在天狗的社会中,木叶天狗也被称作“白狼”,主要负责将柴禾卖给登山的人,所得的资金再交给其他天狗,在天狗中是等级比较低的存在。(原来椛椛你的出身是这么来的啊……)

林十江的木叶天狗图。


鸟取县境港市水木茂大道的木叶天狗塑像。

这样看来,椛椛你不该是小笨狗嘛,换成小笨鸟更合适一些……
就像河童进入山中就成为山童一样,在山中居住的天狗如果来到水边定居,就成了“川天狗”。在日本各地均流传着有关川天狗的传说:这是一种在夜里出来捕鱼的天狗,会用专门的“天狗火”照明,平时不会危害人类,只是静静地坐在水边的石头上沉思。
最后,天狗中是有女性的——传闻态度傲慢的尼姑死后也会转世成天狗,即所谓的“女天狗”或“尼天狗”,不过这种天狗和幻想乡中的天狗少女大不一样,外貌依然是平安时代的女性装束:牙齿用铁浆染成黑色,穿着小袖和服。

与天狗有关的神明
这个副标题可能并不准确,因为天狗在很多时候也被当作神明来祭祀……这里所说的神明,是指《古事记》、《日本书纪》上出现过的神明。首推的就是猿田彦命。
据日本神话,天照大神的孙子琼琼杵尊降临苇原中国时,有天儿屋命、布刀玉命、天钿女命、伊斯许理度卖命、玉祖命等五位神祇陪伴在侧。可是途中有个鼻长七咫、背高七尺余、嘴巴和屁股闪著光芒、眼睛如八咫镜赩然似赤酸酱、红脸的怪异人物挡在天八达之衢道上,天钿女命上前裸露胸部、大笑着问对方的来历。对方回答乃名唤猿田彦,前来接引天孙到日向高千穗。而猿田彦和天钿女命则抵前者之故乡伊势五十铃川上,故琼琼杵尊赐名猿女君;但另有一说天钿女命后来嫁给了猿田彦,故得名“猿女君”。猿田彦命在日本一般被作为引路之神,符卡[天之八衢]、[突风·猿田彦的先导]、[天孙降临的路标]等即来源于此。
大概因为同样具有鼻子长这个特点,猿田彦命后被认为是天狗的祖先,不过《日本书纪》成书于飞鸟-奈良时代,那时“天狗”作为独立的妖怪还没诞生,因此这一说法可能是后人的附会。神主在《东方求闻口授》中似乎持有类似看法。(白莲:嘛,毕竟不是猿田彦本人,有可能只是天狗们的举动让人们不禁把天狗和猿田彦当成一回事了而已。)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天逆每”,为日本《和汉三才图会》中提及的女神,是素盏呜尊满胸的猛气,吐出后所化,人身兽首、鼻高耳长牙长,力大无穷,可以悬鼻走千里;再坚韧的刀剑都能啮断。由于吞吸高天原的邪恶逆气,独自生下“天魔雄命”。天逆每很爱唱反调,叫祂往前偏要后退,叫祂向左偏要往右。大概也是因为鼻子长的缘故,也被认为是天狗的祖先。

《今昔画图续百鬼·下篇明·天逆每》


与天狗有关的其他怪异现象
神隐:也被称为“天狗隐”,古时人们认为,莫名其妙丢失的小孩是被天狗拐带到山里了,几个月或几年后又送回来,这时,这孩子或者是跟着天狗一起游历了日本的很多名胜,或者是从天狗那里学到了很多本领。在长野县有这样的说法:在谣传有天狗出没的场所,只要高唱“吃鲭鱼呀吃鲭鱼”就能避免被天狗带走,因为据说天狗讨厌吃鲭鱼。另外,如果在山中有谁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可以高呼“鲭鱼***(那人的姓名)”,就有可能让那人回来。近代流传较广的神隐案例,当属江户的寅吉,他在7岁时被天狗带走,几年后的文政三年(1820年)出人意料地返回江户,讲述了自己在异界的见闻。这事件在平田笃胤的《仙境异闻》里有记载。
天狗砾:不知从什么地方飞来的石头,一般被认为是天狗所为,也有人认为是狐狸的杰作。据说被这石头打到,会染上疫病,狩猎也会一无所获。

《今昔百鬼拾遗·上篇云·天狗砾》

石川县加贺市的怪谈集《圣城怪谈录》记载,大圣寺町(今加贺市)的大圣寺神社的神主见过天狗砾的怪异现象。石头从空中降下,但是看脚下的时候,本应落在地面上的石头却消失了,落在水里会产生涟漪,但石头的本体仍然不可找到。
民俗学家森田平次著《金泽古志记》记载,宝历五年(1755年)3月,尾张町突然不分昼夜地降下这种石头,随后的一段时间这种现象频繁地发生,被认为是天狗所为。
嘉永七年,江户的麴町一户卖蛋的商人家里发生了天狗砾这种现象,少的时候有20~30个,多的时候有50~60个石块敲打屋顶。如果因为感觉到石头是从背后飞来的,想要转身看个究竟,石头就会从相反的方向飞来。更不可思议的是,明明打到人身上会有痛感,但石头的本体仍然不会留下来。
天狗火/松明丸:如前所述,是川天狗捕鱼时点亮的火光。

《百器徒然袋·上·松明丸》

这里被描绘成猛禽模样的火光,一说是从天狗砾中发出的怪火,在深山密林中也可以看见,人如果见到这种火,一定会生病。
天狗倒:又称“古杣”,走在山中的人偶尔会听见梆梆的伐木声,继而是大树轰然倒下的声音,但是如果循声走过去,会发现并没有人在砍树,地上也没有大树倒下的痕迹。修验道的三大名山之一·英彦山据说多有此类现象。
天狗的太鼓:岐阜县有此类传说,从山中会传来奇怪的太鼓声,据说是下雨的前兆。

(未完待续,下一话预定: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少女注册中

本版积分规则

合作与事务联系|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喵玉殿

GMT+8, 2025-11-2 23:1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