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outien 于 2014-6-14 10:48 编辑
幽幽子的全席有板友問能不能填幽幽子的主題曲,我說那首不適合惡搞,會殺去餘韻;認真填也不適合,音符太重。倒是可以試試填食物名,從頭填到尾,但那笑一下也就沒了。
不應該這麼消極。我又想,如果用一個菜系作主題來寫個廣告歌,那是頗有可為。想想它的旋律,輕重緩急都有,可以把一桌菜從小菜到甜點和它湊起來。這樣,整首唱一遍下來,就是完整的一大桌,裡面承載著料理的精華與哲學,那便是言之有物了。幽幽子吃一桌是不在話下,如果一桌不夠吃,你就再填一闕,川菜吃完吃京菜,粵菜吃完吃台菜,中華八大菜系無數支系,有人想填就可以一直填下去。由於樂句多是三、五、七、四言,也最適合配中文菜名。
這格式妙處是文字功力要求不高,大家可以翻食譜找名堂,改動的自由度也很大,適合集體創作。我現在先寫一個構想在下面,以後有興致再饅饅填。
詞牌:【幽幽子的全席】/【饞死人】
曲〈幽雅的盛開,墨染的櫻花–Border of Life〉
【A1/開席】 □□□ □□□ □□□□□ □□□ □□□ □□□□□ 頭兩行,填這個席面名堂,對仗佳。第一行寫來歷,如菜系、餐館、地方、廚師名;第二行寫這一桌、這份套餐的名堂。 單單把這一段抽出來,已是很能先聲奪人的廣告歌,故很可以用報家門的方法來填。注意聲調與旋律的配合,填得順了,真拿出去打廣告也可以。
建議:報哪個菜系,就用當地的方言來唱,務求原汁原味。
【B1/小菜】
□□□□□□ □□□□□□ □□□□□□□ □、□□□□□ □□□□□□□ □□□□□□ □□□□□□□ □□□□□□ 輕快的過門,正餐前的小菜。六言句可以拆成3-3或1-5(第四句),兩道三個字的小菜。 不須每一句都填菜名,視需要填連接詞或敘述句也可以。 【A2/前菜】 □□□ □□□ □□□□□ □□□ □□□ □□□□□ □□□ □□□ □□□□□ □□□ □□□ □□□□□ 以下就按上菜順序來,看你覺得這曲調的感覺適合配什麼菜。要超常規的上也行。建議一行一道菜,上四道,前綴的兩個三言句可為形容詞。 【C1/調劑】 □□□ □□□ □□□□ □□□ □□□ □ □□□ □□□ □□□□ □□□ □□□ □ □□□ 上主菜前再來些小東西,現在有些地方流行來一小杯果醋什麼的。這裡建議不去實寫,不再多上菜,而是把這一段用來論述這一席的特色或是源流什麼的。第一、三行3-3-4的句式在京劇唱詞中有很多,可以借鑑;末尾三個「噹噹噹」可以用來宣告主菜正式上來了。 【D1/主菜】 □□□□ □□□□ □□-□□-□□-□□□□□ □□□□ □□□ □□□-□□□-□□□□ □□□□ □□□□ □□-□□-□□-□□□□□ □□□□ □□□ □□□-□□□-□□□□ 盡量地豪華吧! 【E1/羹湯】 □□□ □□□□ □□□-□□-□□□□□ □□□ □□□□□□□ □□□ □□□ □□□-□□-□□□-□□-□□□□□ □□□ □□□-□□-□□□-□□-□□-□□-□□ 緊接著再上羹湯。這一段有許多較長的樂句,可以填食料名或是食物的效果。
【F1/甜點】 □□□□□□□ □□□□□□□ □□□□□ □□□□□□□ □□□□□□□ □□□□□□□ □□□□-□□□□ 曲子到此又輕快下來了,上甜點,留餘韻。 【A3/結尾/第二攤】 □□□ □□□ □□□□□ □□□ □□□ □□□□□
餘韻未盡,到這裡是兩分鐘多一點。要開第二攤的話,比照以上辦理;在此收尾的話,就把A1段歌詞,本桌的名堂再唱一遍,便是最好的結尾。
算一算,這一攤唱下來,大約是20-30人的份量,現實中很少這麼大桌的,要分兩桌……處理方法一是不管,反正幽幽子食量無限,這樣編排起來就比較接近菜單而不是藝術化的呈現;處理方法二是對決模式,分成二部輪唱,同樣一行一道菜,輪流上,展現一菜系裡兩種風格,各各對仗,這樣一攤就差不多是兩個正常的一大桌,藝術上也會更有衝突與和諧。
這種歌做出來以後要拍影片也容易,上照片就好,饞死人(這三字有兩個斷句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