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喵玉殿官方微博

 找回密码
 少女注册中
搜索
查看: 8059|回复: 15

[考据] [幻想的记忆]九代御阿礼和zun的那些事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3 09: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的主题是"新闻背后的新闻",关于zun和九代御阿礼——稗田阿求的那些事儿。
源头呢来自于一个“不是争论的争论”:“阿求眼中的幻想乡,是不是zun笔下的幻想乡?”
或者,如果把这个命题,转化一下,用另外一个命题“阿求写的幻想乡,是不是zun表达出来的幻想乡?”或许这个问题就容易理解点了。
诚如京极夏彦笔下的人性,隔了肚皮,天地不知你我不觉, 于是京极就拟制出了一面人性的镜子,叫中禅寺秋彦,用妖怪的方法来剖析人类心中的心魔,用妖怪来比照和解释罪犯心中的那个犯罪的人格。


zun和稗田阿求,先说说另外一个有着类似“功效”的人物,唯一登场有名有姓有脸有言的男性,森近霖之助正如京极夏彦笔下的中禅寺秋彦,从不解释问题,而是把问题拆解成人们可以理解的部分。
<香霖堂>的英文副标题, "Curiosities of Lotus Asia",如果把"Lotus Asia“替换成"Lotus Land",或者进一步就是"Gensokyo(幻想乡)",就会明白"香霖堂"是一个什么样的作品:森近霖之助眼中的幻想,并不是一个静态的需要等待了解的幻想乡,而是通过霖之助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告诉大家幻想乡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
当然,这仍然对一个既大又小的幻想乡来说,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说幻想乡小,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一块偏安一隅的弹丸之地随便都不能称之为”小“,而说"大"是因为对某些热爱它的妖怪来说,幻想乡就是她的全部了。
既然说到<香霖堂>,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和阿求能有关联的部分:记忆。
<香霖堂>最后一话"幸运的机理"中,关于"记忆"是这样表述的:”这所谓第三层面,就是万物掌握事理的记忆的层面。因为记忆的层面只会增加不会减少,所以不可能与过去的状态相同。如果说能与过去的状态相同,那么记忆就会失去去处因而是矛盾的。记忆的层面只能一味地增加。“


什么是”记忆“和"单方面的增加"?就是"既有的存在"。对于事物来说,事物的存在就是记忆,发生了就无法消抹,也就是"发生即存在",对于人来说,记忆就是曾经有的经历,会被忘却淡忘,但既有的经历绝对无法消除。从时间轴和逻辑关系上说,记忆就意味着"过去"的存在。
——因此,就得到了一个推论:如果一个人或者一件事物死了,也就是消失了,那么随之其记忆也会一并被消除,逝去。
所以,成为亡灵的幽幽子,永远无法找回过去的记忆,更不可能复活(<妖妖梦>ED以及附带文档)。
那么同理,我们看看阿求在幻想乡中的地位——幻想乡的记忆者。在<求闻史记>发布之前,在发售前一个月(2006年11月),由秋★枝绘画的东方求闻史纪的关联漫画记忆幻想乡在Comic REX 12月号上刊登,一话完结。可见,阿求的定位,就是"幻想乡的记忆"。
记忆的特点:记忆未必真实,但记忆绝对是经历过的。映射到人身上就是,人的记忆未必真实,但人的记忆必定是经历过的。对应在幻想乡上就是,所描述的未必真实,但所描述的一定存在(某种方面和程度上)。


于是,就有了一个奇怪探索:御阿礼的孱弱,以及阿求的转世。
先说御阿礼的孱弱,源自于<求闻>的附带文档<文文新闻>"第九代御阿礼降临"——虽然头脑聪明,不过相对的身体孱弱,在寿命并不长的人类之中属于更短命可怜的人。在"独白"中,阿求也是如此记录:不知是转生不完全,还是智能太高的缘故,总之大概活不过三十岁。
目前在东方所有登场人物中,只有阿求是明确了30岁的寿命。为何?
从<铃奈庵>中阿求的表现来看,能跨栏破门而入,能单臂扛酒缸,这个对比冲击绝对比<月刊少女>更加强烈震撼,耳光扇的啪啪响”你丫的就只能活30岁?“
回到之前"记忆"的话题,30岁?什么目的?明确说出阿求30岁,这肯定有其目的——记忆。当一个人逝去时,记忆就会消失。同样,当幻想乡终止的时候,幻想的记忆便不复存在。
这是zun安排幻想乡退出,幻想终结的一个隐晦的用法。30年,到明年东方就已经过了20年,30年,也就是2025年,那个时候,对于1977年出生的zun,已经是48岁,如果按Windows平台发布来看,过了30年就是2032年,zun已经55岁了。面对55岁的身躯,任何人包括zun都没有办法论断那个时候的自己还有没有这个动力、精力和体力继续东方世界观幻想乡的幻想了。
如果真的有一天,实在支撑不下去了,那么安排幻想乡的记忆者——阿求的退场,也就是进入轮回到四季映姬那里去报到(其实就是死了),无疑是最体面的。


还有一条线索:<求闻>独白中"当此书完成,并广为流传后,我决定询问众人的意见,我是否应该继续转生下去。"
阿求还能决定自我怎么转生?这特么是个什么奇葩的设定?
当读懂上篇的论述,以及明白当时zun所处的环境后,你就明白了。
<求闻史记>是东方从"单纯的STG打飞机"到"全面系列的同人作品"的第一步,可以说是里程碑意义的。当然这第一步,可能是一跃千里,也可能掉到沟里一去不还。更何况zun当时经历过从Taito的失望而离职,经历过对STG游戏,同人之类的思考,所以任何一步尝试,都存在这夭折的可能。
作为一部对02年到05年作品的设定总集,<求闻>就是zun对于这几年创作的记忆。
自我选择是否转生的潜台词就是”如果,这部总结写的不好,就是这些记忆是不好的,那就让它们消失吧“。可以预见,如果恶评如潮,就是zun对于那段经历的否定,那么对于那段记忆传承的阿求,甚至幻想乡,就都没有继续存续下去的必要了。




既然明白了<求闻>和<口授>对于东方世界观和幻想乡的意义,那么就回到头看看里面的几段,其背后的本质是什么:
1. 觉不擅长战斗,但觉能读心。(出自<口授>"古明地觉"条目)
对于zun看来,读心术是一种非常犯规的角色,因为按照读心术的设定,不能在其面前说谎以及隐瞒,任何主动的心理活动都会被提前探知而做好准备。那为何要违和地写上一笔"不擅长战斗"?
如果换一个问题:如果碰到一个能够化解任何招数的对手,那么战斗还有必要么?显然没有。
所以"不擅长战斗"的评价,就是"读心化解一切招数"的终止符,断绝了一切其在随后对抗类(STG/FTG)出场的可能。当然对于这样一个高人气角色的不能登场,总有解决方案:姐姐不行了,妹妹上。(虽然妹妹把姐姐的人气都吸走了。
2.某某妖怪很强,能力很逆天
请参见<求闻>独白“本来此书是作为保护人类的资料用的,后来妖怪们希望别人知道更多关于自己的描述。事实上这次的幻想乡缘起有一些妖怪写得比实际上危险。”作为人类恐惧认识而存在的妖怪,表现的比事实更强一些自然可以带来更多恐惧,维持自己的存在,恐惧越多妖力愈甚。
至于是那些(个)妖怪我就不点名了,真正强大的,就直接登月不要用影子这种二仪式的办法,就像水鬼鬼神长那样。
3.阿求的记叙不真实
请参见前文:记忆未必真实但必定存在。
简单说来,阿求笔下的肯定不可能都是真实的(方面和程度以及描述完全一致),但至少在某个方面是相同(类似)的。



最后么,说说“角色”。
如果看过拉夫卡迪奥.赫恩(小泉八云)所写的<我所见的日本和日本人>当中"万物皆灵",也就是关于万物拟人化人格化(神格化)的一段,就能理解zun笔下所有人物存在的意义。
自机组就是自机组,打飞机的。
灵梦是zun的创作之梦,因此灵梦的梦很灵,也很幸运
魔理沙是zun的进步,每次都能有不同的新颖的东西(包括这次TH14.5 ULiL)
霖之助是zun的好奇心,用探索求问的方法告诉我们幻想乡的世界是啥样
那么阿求,就是zun的记忆。


P.S
送给所有的对东方世界,对考据和对zun有兴趣的人:
如果,你喜欢一个或者是一类人的作品,一是要熟悉他(她)存在和创作的环境,二是要学会像其一样的思考。
当你会以上两点后,再通过各处搜集到的信息,你就会惊奇发现:你会了读心术。
——CLAMP<魍魉之匣>,千里眼之事。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喵玉币 +10 萌度 +30 收起 理由
zxc12038 + 2 + 10 + 30 理由神马的必须填写的吗?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1-23 09: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嗯,看完了,感觉你说的还挺有道理的...不过在下一直有个疑问,记忆有可能不是真实的,但必定经历过。那么问题就来了,这段虚假的经历究竟在哪里经历过呢?我觉得就是在梦中吧,自很小的时候,在下就经历过很多次同样的事,就是把梦境中发生的事当做真实发生过的,当发现不妥时,想了很久才察觉不久前做了一个梦,比如吧,那时在梦中我爸买了个假面骑士的玩具,放在桌面上,然后第二天醒来的时候我自动自觉地去找了,结果发现那个玩具并不存在...

当然,绝大多数情况下我都能在醒来的时候或者在梦中都已经发觉到我正在做梦,但是就是发生过这种混淆梦境与真实的实例。这种个别的例子就可以用你的话来解释吗,记忆可能不真实,但经历过,我的追加话语就是,经历的地方就是梦境。。。。

点评

简单说来你能想起的是你经历过的所组成的,梦不是。  发表于 2014-11-23 10: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3 10: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的迷迷糊糊,你是把“记忆”放在什么层面上来论述的?是物质还是一种抽象概念?按照你的说法,记忆中的情景不一定符合真实情况,但的确发生过,那么让我们从现实出发,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模糊(当初你记得拿着一支铅笔,现在你记得拿着一个细木棒),用这一句话不就可以解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3 10: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是沒有想到那麼深
對求聞的考據大部分是到"求聞的記述不一定全為真實"
甚至阿求的觀點會被其他的一設打臉(但是在被其他一設證實或否定前依然可以一信)
就沒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3 11: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宴夜曲 发表于 2014-11-23 10:38
看的迷迷糊糊,你是把“记忆”放在什么层面上来论述的?是物质还是一种抽象概念?按照你的说法,记忆中的情 ...

简单解释来说吧,抛开是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用京极堂的方法,把"记忆"转化成其他的概念,就是"既有的存在"。
对精神层面,也就是对人来说,记忆是由你经历过的事物或者事物的映像组成的。比如你可能会记忆住某个叫做"龙"的东西,那是因为你曾经确认地,看到过龙的图片或者停过龙的描述。但对于一个完全没有接触完全陌生的东西,你就不会有任何印象,也就是没有对其有任何记忆。就像我随便说一个段文字叫"Dei Gratia",你肯定一脸茫然,因为你完全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就是没有这个东西的记忆。
然而,如果你学习过一点拉丁语系的语言,你就能知道"Dei"可能和"Deva(天,神)"以及"Grat(Greet),致意"有关,也就是Dei Gratia是由Deva+Grat的记忆拼凑出来。而实际上,真实的"Dei Gratia"就是"God Bless",神祝的意思。(Dei Gratia是拉丁语,罗马帝国以及后来神圣罗马帝国,意大利诸侯等的敕命,开头就是Dei Gratia,类似于圣旨的"奉天承运"一样。)

对于物来说,记忆就是该物所发生过的经历过的。这对一般人来说很难理解,简单说来个比方就是,一枚流通1年的银币,一枚流通10年的银币和一枚100年的古董银币,即使用的模板相同,由于流通时间长短不同,磨损必然不同。这就是"物"记忆的差异。

之所以用"记忆"这个抽象概念,纯粹为了让"既有过去发生过或者经历过的一切,或者是对过去发生经历过的事物的印象"这样冗繁的概念变的更为抽象可以理解。
就像京极夏彦笔下的中禅寺秋彦,用妖怪里"魍魉"来解释犯罪心理中的那个犯罪冲动和犯罪动机的问题。罪犯和普通人的差别就是“偶遇”,也就是那个犯罪的念头,而这个犯罪的念头,出自于"魍魉",也就是光影当中的那个灰色地带。
白色地带,是外面人能体查得到的,黑色地带,是只有你自己知道,但你也驾驭的了的,而当中的魍魉,也就是灰色的地带,就是那个犯罪的冲动念头。
<魍魉之匣>中的美马坂幸四郎,他自己不是魍魉,但他却能在众多人心中中植入魍魉,就是因为他自己非常清楚自己的技术,给人带来的是永生。久保也好,雨村也罢,甚至是阳子、楠子、加菜子甚至是关口,看到的是永生带来的诱惑。所以,最终雨村潜逃,加菜子被南子推入铁轨,楠子被久保做成匣女遇害,而久保自己也被做成了魍魉之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3 11: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肌肉短命少女阿求,想想很带感(不
总而言之阿求这个角色就是为了ZUN的创作而出现的么,也就是说没有了阿求之后幻想乡系列就不会继续下去了?
总感觉细思恐极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3 11: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离职

离职大概在2007年初,求闻史纪2006年年中宣布,年末出版。写作求闻史纪时应该已经定下了辞职的计划——不是别的原因,是因为东方赚到了足够的钱,可以不用在Taito工作了。

>恶评、高人气角色等等

ZUN创作时始终保持着纯粹的个人玩票心态,不在乎别人的好评坏评。对当时的他而言,只要东方没有退热,他可以全职创作东方,就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3 11: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cuc 发表于 2014-11-23 11:19
>当时离职

离职大概在2007年初,求闻史纪2006年年中宣布,年末出版。写作求闻史纪时应该已经定下了辞职的 ...

当初我也是这样想的。
但阿求的这段独白,和其他人物的安排实在差太多了,显得那么突兀。

我们先撇开zun是不是赚钱的问题,但从各种访谈录来看,在TAITO的后期尤其是TAITO终止了STG项目企划以后,给zun带来的感觉肯定是不好的。
另外,关于zun的玩票心情的创作,按照现在的"公认"说法就是,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我这里要说的,不是说他要看别人的看法,而是看"这样做是否可行"。

我这里明确要说的,而且也是我也是明确反对的,就是zun的创作"完全不顾及别人"。
那是"神",不是"人"。从创作的角度来开,任何创作都不可能完全脱离人的感受而创作,一部无法被世人理解的作品,就等同于从未面世一样。
同样,我一直认为,zun所说的"不在乎别人的感受",是指"自己的创作方面只按照自己的需要的想法而创作,不会受到别人创作思想的干扰,亦不为别人特地喜好而创作"的意思,并非是纯粹的"自由发挥",那是狂想,不是幻想。

从zun的访谈以及作品附带文档中的说明来看,<求闻>前绝大部分是以STG为中心,<求闻>后到口授前,以"二次创作"为核心,而到现在则以"作品"为主题。我不认为一个完全独立同社会同周围人封闭的人能有如此的演化和进步。

最后,我说一句,这不是"我觉得我比原作者更了解自己的作品",这里的分析,完全是把zun按照一个人来看待的人性的分析,以及其对作品的影响,对作品内容的影响和安排。
研究作品先,先研究作者。当然作为人,人性的构成远远要比作品风格或者是作品里的梗,复杂许多,因此会有许多的分歧。
但人性,不是作为人最美妙的么?没有了鬼,这个世界也就少了许多精彩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3 1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seal4051 发表于 2014-11-23 11:04
简单解释来说吧,抛开是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用京极堂的方法,把"记忆"转化成其他的概念,就是"既有的存 ...
就像我随便说一个段文字叫"Dei Gratia",你肯定一脸茫然,因为你完全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就是没有这个东西的记忆。


一脸茫然是肯定的,因为没有学习过这个词汇,但将其笼统的归纳为“记忆”是很离谱的叫法,这只能代表我在拉丁文方面没有足够的知识量,而不能说明我的记忆有啥问题

之所以用"记忆"这个抽象概念,纯粹为了让"既有过去发生过或者经历过的一切,或者是对过去发生经历过的事物的印象"这样冗繁的概念变的更为抽象可以理解。


应该叫做“记忆力”,记住过往事物的能力,单纯谈“记忆”是“以每个当前时刻为起点开始算起,其过往的一切事物”
更为抽象反而更难理解,越具体,可清楚描述的例子越多,越容易理解,怎么可能是越抽象越好懂呢?

点评

好吧,您是把分析同人本的方法搬到分析顺子的创作思路里了,我也就不说啥了  发表于 2014-11-23 12:22
本子的思维就是这样,越是能用抽象的表达越多的东西越是好。  发表于 2014-11-23 12: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3 11: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好棒好棒的啊。。
我得去补下京极夏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少女注册中

本版积分规则

合作与事务联系|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喵玉殿

GMT+8, 2025-11-5 05: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