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的主题是"新闻背后的新闻",关于zun和九代御阿礼——稗田阿求的那些事儿。
源头呢来自于一个“不是争论的争论”:“阿求眼中的幻想乡,是不是zun笔下的幻想乡?”
或者,如果把这个命题,转化一下,用另外一个命题“阿求写的幻想乡,是不是zun表达出来的幻想乡?”或许这个问题就容易理解点了。
诚如京极夏彦笔下的人性,隔了肚皮,天地不知你我不觉, 于是京极就拟制出了一面人性的镜子,叫中禅寺秋彦,用妖怪的方法来剖析人类心中的心魔,用妖怪来比照和解释罪犯心中的那个犯罪的人格。
zun和稗田阿求,先说说另外一个有着类似“功效”的人物,唯一登场有名有姓有脸有言的男性,森近霖之助正如京极夏彦笔下的中禅寺秋彦,从不解释问题,而是把问题拆解成人们可以理解的部分。
<香霖堂>的英文副标题, "Curiosities of Lotus Asia",如果把"Lotus Asia“替换成"Lotus Land",或者进一步就是"Gensokyo(幻想乡)",就会明白"香霖堂"是一个什么样的作品:森近霖之助眼中的幻想,并不是一个静态的需要等待了解的幻想乡,而是通过霖之助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告诉大家幻想乡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
当然,这仍然对一个既大又小的幻想乡来说,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说幻想乡小,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一块偏安一隅的弹丸之地随便都不能称之为”小“,而说"大"是因为对某些热爱它的妖怪来说,幻想乡就是她的全部了。
既然说到<香霖堂>,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和阿求能有关联的部分:记忆。
<香霖堂>最后一话"幸运的机理"中,关于"记忆"是这样表述的:”这所谓第三层面,就是万物掌握事理的记忆的层面。因为记忆的层面只会增加不会减少,所以不可能与过去的状态相同。如果说能与过去的状态相同,那么记忆就会失去去处因而是矛盾的。记忆的层面只能一味地增加。“
什么是”记忆“和"单方面的增加"?就是"既有的存在"。对于事物来说,事物的存在就是记忆,发生了就无法消抹,也就是"发生即存在",对于人来说,记忆就是曾经有的经历,会被忘却淡忘,但既有的经历绝对无法消除。从时间轴和逻辑关系上说,记忆就意味着"过去"的存在。
——因此,就得到了一个推论:如果一个人或者一件事物死了,也就是消失了,那么随之其记忆也会一并被消除,逝去。
所以,成为亡灵的幽幽子,永远无法找回过去的记忆,更不可能复活(<妖妖梦>ED以及附带文档)。
那么同理,我们看看阿求在幻想乡中的地位——幻想乡的记忆者。在<求闻史记>发布之前,在发售前一个月(2006年11月),由秋★枝绘画的东方求闻史纪的关联漫画记忆幻想乡在Comic REX 12月号上刊登,一话完结。可见,阿求的定位,就是"幻想乡的记忆"。
记忆的特点:记忆未必真实,但记忆绝对是经历过的。映射到人身上就是,人的记忆未必真实,但人的记忆必定是经历过的。对应在幻想乡上就是,所描述的未必真实,但所描述的一定存在(某种方面和程度上)。
于是,就有了一个奇怪探索:御阿礼的孱弱,以及阿求的转世。
先说御阿礼的孱弱,源自于<求闻>的附带文档<文文新闻>"第九代御阿礼降临"——虽然头脑聪明,不过相对的身体孱弱,在寿命并不长的人类之中属于更短命可怜的人。在"独白"中,阿求也是如此记录:不知是转生不完全,还是智能太高的缘故,总之大概活不过三十岁。
目前在东方所有登场人物中,只有阿求是明确了30岁的寿命。为何?
从<铃奈庵>中阿求的表现来看,能跨栏破门而入,能单臂扛酒缸,这个对比冲击绝对比<月刊少女>更加强烈震撼,耳光扇的啪啪响”你丫的就只能活30岁?“
回到之前"记忆"的话题,30岁?什么目的?明确说出阿求30岁,这肯定有其目的——记忆。当一个人逝去时,记忆就会消失。同样,当幻想乡终止的时候,幻想的记忆便不复存在。
这是zun安排幻想乡退出,幻想终结的一个隐晦的用法。30年,到明年东方就已经过了20年,30年,也就是2025年,那个时候,对于1977年出生的zun,已经是48岁,如果按Windows平台发布来看,过了30年就是2032年,zun已经55岁了。面对55岁的身躯,任何人包括zun都没有办法论断那个时候的自己还有没有这个动力、精力和体力继续东方世界观幻想乡的幻想了。
如果真的有一天,实在支撑不下去了,那么安排幻想乡的记忆者——阿求的退场,也就是进入轮回到四季映姬那里去报到(其实就是死了),无疑是最体面的。
还有一条线索:<求闻>独白中"当此书完成,并广为流传后,我决定询问众人的意见,我是否应该继续转生下去。"
阿求还能决定自我怎么转生?这特么是个什么奇葩的设定?
当读懂上篇的论述,以及明白当时zun所处的环境后,你就明白了。
<求闻史记>是东方从"单纯的STG打飞机"到"全面系列的同人作品"的第一步,可以说是里程碑意义的。当然这第一步,可能是一跃千里,也可能掉到沟里一去不还。更何况zun当时经历过从Taito的失望而离职,经历过对STG游戏,同人之类的思考,所以任何一步尝试,都存在这夭折的可能。
作为一部对02年到05年作品的设定总集,<求闻>就是zun对于这几年创作的记忆。
自我选择是否转生的潜台词就是”如果,这部总结写的不好,就是这些记忆是不好的,那就让它们消失吧“。可以预见,如果恶评如潮,就是zun对于那段经历的否定,那么对于那段记忆传承的阿求,甚至幻想乡,就都没有继续存续下去的必要了。
既然明白了<求闻>和<口授>对于东方世界观和幻想乡的意义,那么就回到头看看里面的几段,其背后的本质是什么:
1. 觉不擅长战斗,但觉能读心。(出自<口授>"古明地觉"条目)
对于zun看来,读心术是一种非常犯规的角色,因为按照读心术的设定,不能在其面前说谎以及隐瞒,任何主动的心理活动都会被提前探知而做好准备。那为何要违和地写上一笔"不擅长战斗"?
如果换一个问题:如果碰到一个能够化解任何招数的对手,那么战斗还有必要么?显然没有。
所以"不擅长战斗"的评价,就是"读心化解一切招数"的终止符,断绝了一切其在随后对抗类(STG/FTG)出场的可能。当然对于这样一个高人气角色的不能登场,总有解决方案:姐姐不行了,妹妹上。(虽然妹妹把姐姐的人气都吸走了。
2.某某妖怪很强,能力很逆天
请参见<求闻>独白“本来此书是作为保护人类的资料用的,后来妖怪们希望别人知道更多关于自己的描述。事实上这次的幻想乡缘起有一些妖怪写得比实际上危险。”作为人类恐惧认识而存在的妖怪,表现的比事实更强一些自然可以带来更多恐惧,维持自己的存在,恐惧越多妖力愈甚。
至于是那些(个)妖怪我就不点名了,真正强大的,就直接登月不要用影子这种二仪式的办法,就像水鬼鬼神长那样。
3.阿求的记叙不真实
请参见前文:记忆未必真实但必定存在。
简单说来,阿求笔下的肯定不可能都是真实的(方面和程度以及描述完全一致),但至少在某个方面是相同(类似)的。
最后么,说说“角色”。
如果看过拉夫卡迪奥.赫恩(小泉八云)所写的<我所见的日本和日本人>当中"万物皆灵",也就是关于万物拟人化人格化(神格化)的一段,就能理解zun笔下所有人物存在的意义。
自机组就是自机组,打飞机的。
灵梦是zun的创作之梦,因此灵梦的梦很灵,也很幸运
魔理沙是zun的进步,每次都能有不同的新颖的东西(包括这次TH14.5 ULiL)
霖之助是zun的好奇心,用探索求问的方法告诉我们幻想乡的世界是啥样
那么阿求,就是zun的记忆。
P.S
送给所有的对东方世界,对考据和对zun有兴趣的人:
如果,你喜欢一个或者是一类人的作品,一是要熟悉他(她)存在和创作的环境,二是要学会像其一样的思考。
当你会以上两点后,再通过各处搜集到的信息,你就会惊奇发现:你会了读心术。
——CLAMP<魍魉之匣>,千里眼之事。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