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15-8-19 06: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outien 于 2015-8-19 06:40 编辑  
 
我本行就是歷史和文學,我不是一設黨,也不是二設黨,我是「緣故黨」。與其爭論「她是什麼樣子」,我認為「為什麼作者要把她寫成那樣」、「這反映何種人性、何種喜好、何種社會」更有意思,除了一設與二設的衝突,零設與一設的出入、衍異,也是很有趣的。 
 
近百年前,和我們現在年紀差不多的歷史學者顧頡剛,從京劇裡引發靈感,提出了「層累地造成說」來重新解讀中國史;而今,我們可以活生生地見證東方同人創作的層累造成,還有一大堆網路文化、各種系列同人作的層累造成。比起成果來說,這些生長的動態才精彩啊。 
 
一個成果再怎麼厲害,也就是一個人或一群人的結晶,雖然它可能的確很美味,然而除了成果以外,我們還有整株樹、整片樹林和一方水土天地。我們若能從這裡面得到的啟發或增益,也就不必爭論哪株樹最正宗,哪顆果子最好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