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叫“投其所好”,“消除偏见”的前提是你确认他们确实对东方有误解,但现在谈不上什么偏见不偏见的问题了,现在的东方不是非常受欢迎的类型,有文术积淀无后续接班,说不上叫好但肯定不叫座,以前可能有一个性格饱满,外观绮丽,整体印象良好的脑内女友或女伴形象,现在则是一个喋喋不休,净跟你扯些神话宗教的怪异女子,越来越拘谨越来越无趣,这是问题所在。 
       神主公布新素材→各路人马依照神主提供的素材进行再创作→咱们看到新作品,是这么个顺序。而现在神主给出的素材越来越不靠谱,留有热情的那批二次同人创作者也只能回归从前神主给出的素材进行创作,没有一个大致的市场性方向指挥,就这样越积越多,各种旧瓶新酒,形成感官疲劳,自然就不会受欢迎了。 
       现在比较靠谱的做法是,从神主的东西里吸取你认为的可学习借鉴的地方,融入自己的想法创作一部自己的原创作品,跳出同人这个圈子,不要局限于神主提供的这个东方舞台(就像初音未来的大双马尾是取用了月野兔的大双马尾,而初音未来并不是美少女战士的同人性质作品) 
 
 
 
       话题好像扯远了,不过还是再扯几句吧 
       囧仙以前谈过关于东方人气下跌的问题,他只着眼于“滚雪球效应”,认为由于早期作品的相关二次同人创作太多了,新受众只看到了这些,便只着眼于这些,很难跳到“神主提供的素材”这个阶段进行解读与再创作,这确实是原因之一,但不是全部,囧仙当时的想法是“这就是全部”,现在不晓得他有没有改变想法(当时我和他争论的结果是“大家懒了,所以不愿意看神主的新作”,现在想想真后悔没多跟他多辩两句)。 
       另一方面,囧仙毫无保留的认同神主的所有东西(原话里把神灵庙一通夸),认为问题不出在神主身上。但仔细想想,你不觉得神主的作品是越做越晦涩,越做越保守了吗? 
       如果你不觉得是这样,没关系,咱们看看东正教的正牌教案《东方外来韦编》的效果怎样,批评是为了让东方更好,如果《韦编》能起到最起码的开导与启发作用,这个教案就算成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