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D 发表于 2015-12-27 14:52   
哈哈哈前辈果然乐观,然而我就不是这样想了 
当你喜欢的画师一个又一个离开了东方这个圈子,去隔壁舰 ...  
 感谢您这么认真的回复,我感觉不认真回就说不过去了。本来感觉三天两头地看到这种话题挺蛋疼的,想说两句又嫌麻烦;干脆一次说的差不多,留个底子到时候直接复制吧2333 
当然其中有些不是针对您来回的,纯属个人看法吧。 
 
说来说去就一个词:腻了。无论是曾经的读者还是曾经的创作者。 
首先我要纠正一下,我13年才入的车坑,论资历一定算是萌萌哒新人。我想那一年正好是车万逐渐走过最高点,其它作品异军突起的时候吧。这两年多以来在车万这块花了很多时间(可以说大部分业余时间),见识了很多,也感受到了很多。 
作为新人的我,也就两年时光,已经对某些题材感到腻味了。比如现在再有如何精彩的咲夜和大小姐,大小姐和二小姐的故事,我大概也会草草看完吧。想到刚进来的时候,扫渔场老本,看到那些作者笔下的咲夜与大小姐曾经的羁绊,大小姐与二小姐那爱与恨的复杂描写,感到了无比的新奇与精彩,谁会想到现在已经不感冒了呢——时间是可以洗刷感情的。比如某次找回某个很老的账号,当密保问到“你最喜欢的歌手是谁?”,我折腾了老半天,谁知道当时我在想什么啊。随即又灵光一现,输入了“初音未来”,验证通过,然后才想起六年多以前我也曾狂热于V+的各种歌曲之中。 
对于作者呢,我想更是这样了。首先要明确的是车万是非常典型的同人文化,根本上来说无论参与创作的人抱着怎样的目的,至少都会有一份爱好与自主。在此假设所有作者都不是抱着“单纯提高技术,练手,攒名气”这样的目的参与车万创作,所有的创作者都是靠爱(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创作者们也的确很喜欢车万作品),那么曾经的车万创作者们的离去也很好解释了——他们腻了,累了,创作已经不是一种愉悦了。由此,无论是每展必参每次必出新本的产本大户,还是跟随趋势而来划水摸鱼做两本就跑的社团,他们的区别在于这种“腻味”的速度。然而他们终究是腻了,他们选择尝试、挑战新的领域,这是他们的权利。毕竟,爱好不是前进的枷锁。不过,他们留下的作品却实打实地组成了车万魅力的一部分,吸引着后人。实际上,光是现在已有的作品,都足够后人花很多时间沉醉一番的,比如在这里回复的我,我想还有回复我的您吧。在此引用某个11区社团的作者感言。13年的作品,算是近期了吧。这是我前段时间翻译本子的时候读到的,虽然这个本子的汉化可能暂时是坑了(爷爷们饶命呀)。具体提到的社团我删了。 
记忆之中,名为东方的创作题材,层次之深厚,包容力之广阔 我发自肺腑地敬佩,每日醉心于寻觅各式各样的东方二次创作作品。 就这样欣赏着大家的二次创作作品,创作属于自己的故事的念头也随之萌发,然而却苦于能力不足。我也曾拥有过这样焦躁的心情。 以社团「」的形式开始活动, 终于有了个能安心织缀东方物语的稳定环境,不过也在怀疑自己是否在一点点地进步呢。 仍想创作形形色色的……真要说的话是很多,也许还算不上形形色色的作品 至少,相应的舞台无论如何能准备得出来吗——如此之类的怀疑。 恭候您的感想与勉励。 
 这是最近某个合同本后记部分的感言。估计汉化不久之后就能出了吧:) 想著和一起喜愛著彼岸組的各位能夠合作些什麼、然後動手開始了這次企劃。 
      反正要做就要做到底、只不過我不僅想要把作品彙編到一起、還想要將一個故事作為主軸而展開整個作品。 
      開始企劃之後參與者一個又一個的增加起來、回過頭來、真的沒想到能夠召集到這麼多的成員。 
      正好是東方花映塚發佈十周年。十年之中、圍繞著作品和角色的環境可謂經歷了巨變吧。但是擁有了十年的歲月之後、通過這個企劃仍能深深感受到惹人喜愛的魅力不曾褪色。  
因此我想引出我的看法:为什么现在大家都很喜欢拿车万的人气来说事呢,感怀于车万曾经的盛世,哀叹于车万如今的不济。车万更多的在于长期的积淀而不是短期的人气吧?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吧,从历史规律上来说,也没有什么盛况是可以长久的。正如世界老大的交椅从天朝交给了欧洲,传给了苏联,后来又轮到米帝来坐,也许某一天会回到天朝(至少咱都是这么希望的)。更何况一个小小的文化现象呢。 那么结论也比较简单易懂了——车万会走向核心化,稳定化;没有当年的盛况,却也能维持相当的规模。只要没有哪天有个什么史上最绝望事件,把车万的各种乱七八糟东西全删了(包括实体与记忆),让高维度的观测者们高呼“车万亡了!”,我想车万还能再战十年吧。何况现在某酒鬼还在出新作,最近都要再开三月精了,这下就又四线全开了。  
车万现在的创作热度不比当年是有目共睹的,这最直观的便反映在“人气”上。人气问题讨论最核心的在于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做车万的人变少→作品变少、质量下降→新来的就少→做车万的人变少......哎呀!我看车万这是药丸啊! 这是很现实的一个矛盾,然而不是一个不可解的循环。热度下降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1、老作品基本上该玩的都玩过了,虽然挺喜欢某个题材可是再搞有点没新意; 2、新作品的背景完成度趋于完整,补完性质的发挥余地变小。可能对众STG玩家来说(我是弱鸡请排除我)最有感触的大概是“呀,车万开始有剧情了呀”; 3、新作品涉及的话题逐渐变得严肃,或者说生涩而复杂。要驾驭起来相比以前更困难; 4、某些新作品真的有毒啊。 恶性循环可解的原因在于,正如之前强调的车万是一种同人文化一样,创作是极其自由的。题材玩腻,可前辈你笔下的xxx我很有感触我就想画,我也想向别人传递我的想法,没人拦得住我(实际上创作空间非常广,有时反而被前辈的框架锁住了);门槛变高,可我对这个故事就是喜欢啊,我想挑战一下...... 只要有人接触到,有人有感触,有人想创作,乐观点也没啥坏处吧?  
 “这系列都得进博物馆了,早都不流行这玩意了。怎么你还在看,还想着出二次创作啊?” “因为最近看到了相关的作品啊,好有感触,我也想做!”  
而且而且,上面扯了半天都在说本子创作。但是啊,车万啥同人领域没涉及到啊......  
最后关于您说的质量问题,我想这种对比并不公平。实际上就算当年也有很多“很水”的作品,其中也不乏后来的名气作者,老牌作者的作品。没有哪位作者一开始是优秀的,对于那些老牌车万作者来说,他们也正是在长期的车万创作中磨练了自己的水平。宫本龍一大概04年开始创作,07年终于磨出了个少女幻葬;葉庭大概也是04年开始,同样也是07年想出了个巫女西瓜,并且坚持了下来;老牌车万画师画舰厉害,画商业厉害,其实也是理所当然。同人创作团体中除了部分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司机,除了商业菊苣来摸个鱼划个水,更多的是新人,是业余,是单纯的爱好者。以爱之名,用同一个作品将各式各样的人聚到了一起,让人想做一点什么东西,这便是同人的魅力,更是车万的魅力。或许我们没有能力参与创作,但我们有能力关注他们,支持他们,传播它们——车万有你更精彩:)  
P.S.最近的正邪本蛮不错的,感觉可以安利一波 P.S.S您能读完我会十分荣幸。然而这位码字的苦主正在准备恐怖的半导体物理期末考,恕不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