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象 于 2015-2-27 15:55 编辑
Lasty 发表于 2015-2-26 06:36 
问题是不分割的,笼统的看问题,只是能给你一个模糊的解释而已。连一个答案都不是。
哲学是一种 ...
哲学是一种形而上学,目的就是要用一种方式来完全的解释整个世界的运作方式。
这个话说得非常对,主要的问题是我们对世界的运行方式几乎一无所知。
我在我另外一篇文章里反复强调神秘,为什么要有神秘?为什么要有幻想?源于我们对自然深刻而绝对的无知。
假如我们对自然界的一切都有清晰而完全的了解,我们当然可以得到对一切问题通用而准确的答案。(当然幻想乡那也肯定是不存在了) 问题在于,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很无知,有很多事情是黑箱(低层抽象不知道),又有很多事情是摸象(高层抽象不知道)。而我们已经,并且依然要在这些领域持续不断地做出实践。若一个哲学不能为这些实践提供合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那么它就是不合格的。
因此哲学必须能允许模糊的存在。
西方哲学当然没陷入还原主义,没看见我在还原论后面特别打了个括号强调我指的是方法论吗?意思就是说,我既不认为西方哲学的结论是还原论的,也不认为西方哲学的主义是还原论的,但是我认为西方哲学家在研究哲学本身的时候不由自主地采用了还原论的方法论。没错,哲学本身也是一门抽象学科,也需要哲学的指导。哲学家工作的时候使用的是他脑子里不由自主形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不是他拿出来指导别人的那套。
回到堆的问题。我拿堆是来比喻意识问题的,列举的那些理论大概就是“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人有意识是因为中间有一个灵魂”“世界的本质是一个绝对精神”“根本没有意识这回事”,这都是哲学史上出现过的思想吧。看起来一个个都很有道理,细想一个个都很好笑。意识的存在和用处是确实的,就像沙堆的存在和用处是确实的。意识的本质是不清楚的,沙堆的本质是清楚的。所以欧洲哲学能解释沙堆,不能解释意识。
对,哲学家确实可以先找大量沙堆存在的例证,然后找沙堆的形成和沙堆的用处,在此基础上研究沙堆的本质,然后给出沙堆的一般定义。但是这个是一种十分马后炮的行为,沙堆的本质都清楚了,还用你研究?而遇上本质无法弄清楚的事物,比如意识,他们就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得出的结论差不多就像那些“堆理论”一样,很好笑。所以现在哲学研究被数学和自然科学压得影子都看不见了,大家都清楚我们需要做实事,数学和自然科学才是从头到尾贯彻普适,准确,可控的学科。
但是,这个世界上依然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处在自然科学鞭长莫及之处,无法使用准确可控的方法论进行研究。研究这种问题,必须使用模糊、整体的方法。比如意识,我们不知道意识的本质是什么,也不知道意识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只能发现意识的很多小规律,抓到一条是一条,抓到三条可以试着组合一下。甚至,我们要指导别人如何利用直觉、灵感来解决意识上的问题,这也是哲学的一部分,因为哲学自封要向别人提供方法论,总不能不通过逻辑的就不算方法论了吧。但是,自然,欧洲哲学家在这一方面非常弱。
再次重申,欧洲哲学家不是意识不到整体论的存在,是他们从本性上就难以控制这种东西,大部分人都只能用机械逻辑方法研究哲学一条道走到黑。而世界上最擅长处理模糊整体信息的是谁呢?
那肯定是中国人。
最后,总结一下,哲学既要处理孤立的问题又要处理整体的问题,无法处理整体问题的不能算完整的哲学。哲学并不一定需要严谨的定义和答案,因为整体论的研究使得他无法事事寻找严谨的定义。能否运用定义来研究相近问题也不能强求。
最后回答两个问题:
1、知道大概的意思是probably不叫懂,跟他说“大概加一点盐”他知道加多少才叫懂。
2、老子传世一共五千言写的还磨磨唧唧的,他肯定觉得自己写这个不大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