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章 村民的看法 每一天,鸦天狗射命丸文都会在早上六点半到七点半间,在幻想乡上空飞行一圈,一边大声呼喊着,一边把最新的《文文日报》扔进各家各户可以看见的窗台边。所以,一到每天的清晨,日报的头条便充满此类消息: 天狗部落又起冲突!河童发明新型机械!死神再次现身猎取仙人之命!数名外界人不幸罹难于妖怪之手!红魔馆被通缉犯袭击,通缉令赏金又增!…… 在对上述内容匆匆一瞥后,人间之里的居民大都急不可耐地翻到那狭小的“人里专栏”,一头扎进村内新闻。那里有鱼龙混杂的交易广告,充满着生活积怨的村头采访,求贤若渴的劳力招聘,关于家禽和农具的启事,以及其他各种五花八门的栏目,令人间之里这个小村庄的居民们兴致盎然。除非类似异变的特殊头条,不然没有其他能够让他们被抓住眼球的东西。 而今天显然就是特殊的一次。 茶馆里,刚刚做工回来的居民们一边喝着大碗茶,一边热火朝天地谈论今天《文文新闻》里的头条新闻。对于他们来说,命莲寺是个跟他们相距很近的概念,它是真正接近他们生活——或者说距离——的宗教寺庙。前些日子几乎人人都在谈论关于“妖怪寺”与“佛教”的话题,形成了一阵信仰佛教的风潮。就在这场风潮即将过去的时候,突然爆出了这样一件大新闻,毫无疑问,“命莲寺之风”又将再次掀起。 “我看——这是什么破把戏,故意吸引人的玩意。” “不知道那和尚在想个什么鬼哦,俺可不想看到那个破圣人的臭脸。” “死人才晓得咧,下次不去那里看了,听说那有什么财神……” “做这个有什么好处?我看是那个圣人搞的鬼,来骗些给他做牛做马的家伙。” “说的倒是,但是干嘛这么麻烦?” “以后再不从过寺的那条路走了。” 茶馆里的议论声此起彼伏,村民们用最平直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这条新闻的热情。森近佐之助在一张桌子旁坐了好一会儿,忽然起身,来到旁边一位村民身边。 “这还真是奇怪啊,不是么?”佐之助随意地说道。 那人稍微一个迟疑,接着打量了一会这个看起来二十多岁的高个子男人:他注意到了那讲究到奇怪的穿着方式(就像那种常见的外来人会有的习惯),下巴一撮整齐的胡子,眼神机灵,标致的小刘海前端翘起了一点——就像个鸡冠,以及一头白发——让他想到了村子附近一个商店的老板。 “外来人,”那村人的眼神这样说,“又是这些外来人。肯定不是什么好家伙,就因为他是讨人厌的外来人。” 佐之助早已习惯了面对这种显而易见的偏见。他坐在那人对面,语调轻松,说:“这可算是个大新闻了啊。” “嗯——是啊。”村人想要抑制住语气中的那种不耐烦,但显然不够有效。 “那个命莲寺是在村子西南边我记得,以前还没有的,我记得是在——”佐之助故意停住,做出一副思索的样子。 “是在前年,”村人抢断,“当时她们开着一艘在天上飞的船在那地方,飞了一会,突然在那里建了个寺,奇的很。” “啊,没错,”佐之助仿佛恍然大悟一般点点头,“那里每天讲些让人迷迷糊糊的佛经,根本听不懂,但还是天天有人去。” “当然了,这玩意在村里稀奇着呢。谁不想去看看,有没有什么稀奇东西玩玩。” “嗯,那里人气一直很高,”佐之助巧妙地换回话题,“所以才奇怪啊,好好的跟那个鬼影不见的道家寺院合什么。” “谁知道她们在想什么。”这时候,村人的戒备神情已经几乎消失殆尽了,但还有那么一点。 “我听说——”佐之助停了停,以突出接下来要说的话的重要性,“是博丽巫女干了些什么。” “巫女?”村人吃了一惊,立刻反驳,“不可能,你们这些外来人就是不懂,那巫女平时连村子都不怎么来,哪里还管的上寺庙。再说了她搀和个什么劲,只会是那个神灵庙的人干了啥。” “哦?”佐之助露出疑惑的表情,让人看起来只是自然的好奇。 “当然只会是他们了,不然还有谁?”村人说,“要他们承认是不可能的,张三家丢了把锄头,李四说是王五,王五说是赵六,赵六说是孙七……最后倒霉的还是我们这些家里没啥地的,你说这……” 佐之助巧妙地把话题从锄头转到神灵庙上。 “肯定的!”他昂起头,而后又故作神秘地凑过来,“我说——绝对是这样的。策划这件事的肯定不是其他什么人,必定是那些可恶的圣人!你想啊,那个什么莲白做这事有啥子好处?除非是傻子了!对谁有好处呢——对那个什么圣人啊!我跟你说,绝对是那个丰耳啥的暗中做了什么手脚,弄得那个莲圣白这样说的!” 佐之助赞同地点头:“有这个可能。” “这是肯定的哎,我保证,”村民自信地说,“我平时还没这么确定过什么事我跟你说,要知道今年那地老是没收成,我是把那泥啊翻了三次四次才搞到一些小麦子,结果没想到里面还是没熟的,弄得我……” 佐之助有点畏缩了,虽然他日语说得很好,但这人一股浓重的乡村口音,所倒出的洪水弄得他那是相当狼狈。 “嗯嗯你说的没错,以后一定到你那里看看!”说完他就逃了出去。 来到茶馆的外面,佐之助深呼吸了一口气,乡间的清风自然地流淌在他的呼吸之间,明亮的阳光打在额头上,温暖的感觉自上而下流过全身,一直以来因为疑惑而有点紧绷的身体,也终于开始缓和起来了。 他回望,茶馆里的人们还在热议着这个话题。他注意到,方才那人的观点其实算不上“独特”,茶馆里的确有很多的人认为丰聪耳神子跟这件事有关。换句话说,舆论普遍认为神子做了什么手脚。 “村人的智慧。”他嘟哝着,慢步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