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喵玉殿官方微博

 找回密码
 少女注册中
搜索
楼主: miyazakehime

[其他] 日本的资深东方“考据党”是如何看待“设定之争”及“过度解读”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0 01: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帶一提,那罐東方美人茶是我寄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0 03: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考据只是一种对于一种事物来说只是个揭示的性质。强调一设的关键不是否定二设,而是避免造成本末倒置和宣兵夺主的情况产生。而强制化强调一设也不是处于高压姿态的存在,而是为了保证原版的精髓和本质不会被后续者歪曲并影响新粉丝的错误认知。只不过有时候一些人的解读方式往往过于偏激了,比方说强调一设的人会无理由的过分压制,又或者崇尚二设的人会曲解其意。这其实是两方人没有建立在“平衡”思考上做出的判断结果。无论是那一方都有支持自己立场的理由和权力,但坚持这个理由的前提是不能“越界”。说的简单些吧,“以讹传讹,反客为主”这种情况不是不存在而是已经泛滥的,在这种超越界限的情况下坚持二设左右一设的理由是不能成立的。反之亦然,在二设“健康”发展的时候对其进行限制和强调也是错误的。只有维持双方的平衡那才不会有“设定之争”。
另外,对于设定问题,其实这与两方之间的本质差异也有关系。就好比文中所说日本那边以前对于历史的考据不太在意一样,他们的动漫也是如此。确切的说他们的作品并不是想强调自己而是向大家传递自己,一个故事可能是一个人写主体一群人补细节,大家都在一个共同的梦想中畅游。而其次,那边对于动漫之类版权的“细节”上也是模糊化的处理,所以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界限。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也不一定就是好的。就像有人支持一设有人喜欢二设一样,有希望大家来跟自己一起写故事的人,就会有不希望别人对自己的故事横加干涉的人。其实他们的主张也是没有错的,总不能自己画了幅画让大家看,有人觉得这里该多画棵树,那里该多画只鸟之类的理由就可以擅自在上面涂鸦吧?
说到底,某些时候,无论是观众还是二设作者,除了记住二设创作中加入的原作出处之外。能更多的去解读和正视原作的独到之处那样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0 08:4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科学球 于 2015-9-19 18:04 编辑

像楼主提到的这种热爱探索又会列数据的日本人估计已经是稀少物种了吧
大部分人还是比较浮躁的,不得不说那句“在幻想乡不存在常识”已经让很多人放弃了思考
十分赞同那段“考察或者说考据就是一种创作”,一设就摆在那里,有的人他只能看到一群妖怪人类萌萌哒,有的人就能分析出阴谋论,权力斗争这些东西,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每个人看东西的方式不一样。但是“以讹传讹,反客为主”这种本末倒置一设二设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顺便还有一个问题,既然大部分二次创作者是日本人,那么他的思维肯定会有被日本社会模式所束缚,然而很多人他们解读的时候往往会把自己套进日本人的价值观,觉得这种做法不好。
记得上次跟某个美国东方众讨论的时候他也提到了这个问题,我当时这么跟他说,你们美国人既然能做出漫威,DC这些东西,为什么还非得按日本人的思维走呢?
事实上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日本人创作的什么“社会黑暗,人心险恶”这些内容,在美国人眼中就是无病呻吟,毕竟社会模式不一样。
放大了说,这就不仅是日本人跟美国人思维的差距,而是东方跟西方思维的差距,既然要开上帝模式来分析东方,就不能光按着日本人那套走,不然上海(东)爱丽丝(西)为什么叫上海爱丽丝呢。

点评

承上,十分羡慕日本的东方同人圈的考据环境的严肃和认真,当表面被揭开,深入其中的时候,永夜抄代表的不仅仅是异变,风神录不仅仅关于信仰,地灵殿不仅仅有温泉,绀珠传不仅仅赶猪......那是玩家的一种思考与理性。  发表于 2015-9-21 12:15
赞同两点“那句“在幻想乡不存在常识”已经让很多人放弃了思考” “十分赞同那段‘考察或者说考据就是一种创作’”。差距又何止与东方与西方,同居与东亚的中国与日本同样在思维上的差距也有不小。  发表于 2015-9-21 1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0 16: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纠结绝对的正确性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

这句话我跟赤口至少说过三次,不知道他现在有没有明白。


不过,
ZUN是没有说过「我就喜欢看你们研究我喝酒时写的东西」这句话的。

点评

如果站在考据的层面去修改一下句子的话,那或许会是这样:「我就喜欢看你们用不同版本的答案来解答我出的难题」  发表于 2015-9-23 00:24
其实ZUN还是很“随意”的,“「我就喜欢看你们研究我喝酒时写的东西」”无论这句话有没有说过,他本人还是很希望与大家一起创建幻想乡。  发表于 2015-9-23 00:22
這可能和我們應試教育下,把自我價值建立在標準答案的習慣有關。我們大家都曾深受其害,但總也還是有一些人沒走出來,還要把這種習慣用在不應有標準答案的世界上。  发表于 2015-9-21 16: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0 22: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們這一代人打遊戲長大,很多人喜歡數據,寫小說也把這一套帶進來,分等級,分層次,有些連攻擊力什麼的也寫出數字。這其實沒什麼文學上的意義。但如果你是隱藏起來,或者用出一套合理的數理,鋪在故事的底層,那就比較高明一些。

如《蜀山劍俠傳》之類元祖的仙俠小說,哪有築基、金丹那麼多分期,也就只有概略分個幾期,現在的仙俠少說七到十期。然而,故事除了殺人奪寶升級以外,卻少有《蜀山劍俠傳》裡面的人文思想。

東方也是刻意不搞那些分級和數據流的,雖然她們的設定裡當然有分級和數據,然而這是一個以人文為重的世界。要判斷你的推演或二創好不好,還是要看趣味與思想。

這其實和本文關聯不太直接,不過剛剛想到一些同人小說的表現,就隨手寫寫。

点评

而这一代人由于信息传递更为便捷等因素,对于“认真”的判断不同,所以才会在某些方面出现偏差或极端。其实所缺失的那份文学意义就是他们不曾注意的“天真”而已  发表于 2015-9-23 00:32
上一代人也有等级与层次的概念,只是价值观还没有“认真”到什么地步,简单来说在某些方面上一代人还是很“天真”的。  发表于 2015-9-23 00: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6 09: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不觉得国内圈子有什么极端化的感觉,要是能研究出成果,依然会被人尊敬的,比方说囧狗研究的辉夜的能力,由于有理有据有道可循,能结合历史文化等具体分析,这样出来的研究足以令人信服。

而有些现在普遍的有些像是贴吧里的讨论都是像无源之水那样净是YY脑洞,是在幻想的世界里寻找理性的科学论证,在给不出让人信服的理论的情况下,自然会有人觉得研究毫无意义。

就像又天老师说的,要分清什么是脑洞什么是真正值得琢磨深入研究的课题,选材很重要,动不动就花大力气研究像是十六姐姐的时停机理,给了一堆又一堆公式什么的例证,我想zun也不可能学了那么深的物理学吧,这东西研究起来不也就是二设脑洞嘛,一股强行zun就是这么考虑的,或者老子就是要强奸zun的大脑找出他的原本想法,这种气势很让人烦啊。

很心疼那些花大力气收集数据结果什么也讨论不出的人,以及花了很多时间阅读文献极力想要在幻想乡论证理科性问题的人。

点评

花大力气倒是无妨啦,毕竟自己喜欢,就怕过程中目的从“我想找出一种我能接受的解释”“考据真有趣”变成了“我要证明我是对的”,简直考据泥沼(  发表于 2015-9-26 18: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9 09: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考据就是一种创作”,依据寥寥几条公理创立了庞大体系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9 22: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当考据党 考据党撕逼能开心就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 19: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起过度解读,让我们有请鲁迅先生发表一下他的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少女注册中

本版积分规则

合作与事务联系|无图版|手机版|小黑屋|喵玉殿

GMT+8, 2025-11-5 13:4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